全縣農業總產值完成6.17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1425元
近年來,清水縣培育扶持發展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構筑起了農民增收橋梁,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2005年,全縣農業總產值共完成6.17萬元,同比增長10.02%;農民人均純收入1425元,同比增長10.04%。
在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中,縣上圍繞優勢資源和地域特色,落實優惠政策,予以扶持發展壯大,帶動發展農村經濟。該縣遠門鄉單魏村蘋果年產量以20%的速度增長,賣果難成了村民的突出矛盾。針對這一問題,該村果農協會積極組織果農引進優質蘋果品種,注冊“茂生”牌果品,統一購買農藥、果袋,發展無公害生產,使種植規模不斷擴大,效益不斷提高,果品生產示范基地作用逐漸顯現,有效地擴大了蘋果的銷路,2005年該協會吸收入會農戶28戶,幫助果農推銷蘋果54.6噸,會員人均增收1000多元,僅蘋果一項會員戶均年純收入就達5000元。新城鄉養牛協會有會員50多戶,針對農戶養牛技術問題,該協會積極開展各類培訓和咨詢活動,及時向農民傳遞市場信息、養牛技術,使當地這一傳統特色產業逐步發展成為農民增收的渠道之一,2005年該協會會員人均養牛收入達到820元,比非會員增加280元,示范帶動建立養殖小區4個,扶持發展農戶210戶。2004年,秦亭鎮張呂村蠶豆技術開發協會捕捉到南方居民喜食青豆的信息后,及時組織農民提前收購蠶豆運往東南沿海市場,使利潤成倍增長,并建立了長期供應的合作關系,帶動了二、三產業的發展,拓寬了農民增收途徑,使會員蠶豆純收入達520元,占當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0%以上。秦亭鎮中藥材協會走以種植、購銷為主體的多元化經營路子,至2005年底,協會為農民統購藥材種苗28萬株,發展藥材種苗600畝,推銷藥材78.5噸,增加收入41.6萬元,戶均1210元。由花卉生產大戶劉建強牽頭的花卉協會有縣、鄉、村三級會員30多戶,帶領花農在縣城八里鋪發展球根花卉種植200畝,2005年實現產值160萬元,銷售收入100萬元。
2005年全縣先后成立農村經濟組織聯合會1個,組建專業合作社9個,發展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農民經紀人、再生資源等協會5個,建立蘋果、畜牧、葵花籽、大麻等村級綜合服務社20個,入股金額280萬元,有會員1260戶,占農戶總數的2%,帶動農戶0.87萬戶,占農戶總數的14%,年經營服務收入達到1360萬元,純收益286萬元,會員在合作經濟組織內人均純收入671元。這些合作經濟組織有效促進了生產的規模化和產業化,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促進了二、三產業的發展和科技推廣步伐,成為農民增收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