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清水縣林業局的報道(二)
集中資金辦大事 整合項目促發展
2007年,清水縣的林果業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有了長足發展,得到了國家、省、市各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清水縣林業局也先后被國家林業局表彰為“全國退耕還林先進單位”,被省林業廳表彰為“全省退耕還林工程先進縣”,被市林業局表彰為“全市2007年度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先進單位”。
回顧過去的一年,清水縣林業局局長王馬代給我們介紹了該局的經驗和做法。
——林果基地建設規模大、標準高。去年,清水縣林業局把干鮮果基地建設作為重點來抓,科學規劃,連片栽植,嚴格管理。在永清、草川、隴東、豐望、白沙、紅堡等鄉鎮新建無性系核桃基地2.39萬畝,在永清、郭川、金集、遠門、土門、賈川、豐望、白沙等鄉鎮新建鮮食蘋果基地2.39萬畝。高規格規劃,高質量施工,確保了基地建設高標準開展。
——造林機制進一步創新。以創新造林機制為動力,有力地提升了林果業建設水平。一是創新造林綠化機制。在今年的北山綠化工作中,清水縣林業局克服困難,大膽創新,把以往由群眾義務投工投勞變為工程造林和群眾投工投勞相結合,對綠化昂貴樹種采取工程造林,對荒山和基地建設部分實行群眾投工投勞,這一機制的創新極大地提高了造林質量。在清社公路綠化工程中成功地推行了工程隊造林、基層林場承包綠化和全縣護林員義務植樹等多模式造林的新機制。二是創新建園獎勵機制。在林果基地建設中,縣上研究制定了造林建園獎勵補助政策,即:按栽植一畝蘋果補助60元,栽植一畝核桃補助80元,栽植一株行道樹補助1元,建一眼果窖補助2000元的補助政策,嚴格規定驗收時間和標準兌現補助,這一舉措極大地調動了鄉鎮和果農定植、管理果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三是創新資金籌措機制。去年春季,縣上采取財政拿一點、部門擠一點的辦法,多方籌集資金,使城郊北山綠化順利完成。在秋季建園中,加大項目扶持力度,對所有定植果園的行政村配套整村推進項目或扶貧項目,整合了資金,拓寬了資金補助渠道。
——造林質量顯著提高。去年以來,清水縣林業局立足于造林成活與保存,著力在提高質量上下功夫、做文章,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搶墑造林。緊緊抓住春秋兩季雨水多、墑情好的有利時機,突出重點區域,大干苦干,加快造林步伐,不斷掀起了造林高潮。二是嚴把苗木關和栽植關。在造林過程中,高度重視苗木質量和栽植質量,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做到苗木包扎運輸、蘸漿栽植、覆膜保墑等,對大側柏、塔柏等昂貴綠化樹種實行帶土球上山栽植。三是加大造林科技含量。在德援項目造林中,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并在立地條件差的地帶推廣了保水劑、生根粉等高新科技成果,確保了造林質量的提高。
——補植與新造齊抓并進,造林綠化進展迅速。針對部分地段造林保存率較低的實際情況,去秋以來,清水縣林業局對歷年退耕還林、荒山造林、德援項目造林等工程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回頭看,并把補植補造工作與新造工作同等對待,同時督促鄉鎮對歷年造林情況進行自查核實,對栽植密度達不到標準的進行補栽加密;對成活率差、保存率低的地塊進行了補植補造,對質量差的工程進行了修復。據統計,該縣去年新補栽各類苗木達366萬余株,折合面積7.32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