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 統籌兼顧
清水公共服務向農村拓展
【本報訊】 清水縣把發展社會事業的重點轉向農村,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拓展,使農村面貌日新月異,推動了新農村建設的快速發展。去年,清水縣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社會各項事業,用發展的成果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利益的各種困難和問題。縣財政用于教、科、文、衛行業的支出分別達9751萬元、222萬元、1036萬元和3184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0.2%、263.9%、169.8%和169.4%。
清水縣先后投資321.1萬元,共新改(擴)續建學校9所3583平方米。全面落實教育助學政策,為2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大學生申報了“西部助學工程”獎學金4萬元;為233名大學生申請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340.1萬元;為5.46萬名中小學生免除學雜費1143萬元;為5.23萬名中小學生免除教科書費101萬元;補助公用經費84.4萬多元,有7066人享受寄宿生生活補助。為農民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307期、參訓4.5萬人次,選派100名科技特派員下村建立各類農業科技示范點101個,有力地推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大力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縣參合農民23.4萬多人,參合率達80.3%,全年共報銷住院醫藥費798.9萬元,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投資230萬元建成了太坪農村廣播電視覆蓋工程,實施光纖改造項目,新增城鄉有線電視用戶3600戶,廣播電視覆蓋率達89%。順利通過了省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縣驗收,完成四項節育措施2764例,計劃生育率達85.7%,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71‰以內,全面落實了計生獎勵和困難家庭救助政策。建立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縣共為2.2萬名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發放低保金335.9萬元,并將農村五保供養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452元。完成了遠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徹底解決了4鄉19村4081戶2.0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集中財力解決農村“行路難”,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和80%以上的自然村通農機路。建設覆蓋全縣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做到縣有文化館、鄉鎮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挖掘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12項,新建“農家書屋”6家,群眾文化生活不斷豐富。 (朱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