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十八個村的脫貧
——清水縣西部“縣為單位、整合資金、整村推進、連片開發”工程建設紀實
本報記者 劉海仙

地處清水縣西部干旱山區水清山梁的賈川、金集、郭川、土門、遠門等五鄉鎮交界處的陽灣、林河、韓溝、水清、張牛等18村,共有92個村民小組5860戶27542人,相互毗鄰,自然條件差,多年來農業投入嚴重不足,加之缺乏項目扶持,沒有形成一定規模的增收產業,群眾生活十分艱苦,貧困面達到40%,高于全縣2007年底平均貧困面16.7個百分點,成為清水縣重點貧困區域。
今年一開春,為了這18 個村脫貧,以“縣為單位、整合資金、整村推進、連片開發”為主要措施的脫貧之役在西部水清山梁打響了。
正月初八一大早,縣委書記雷鳴、縣長劉天波等縣上領導就帶領扶貧、水利、農業、交通等部門負責同志深入到了這18個村的溝溝坎坎,指導制定整合資金、整村推進、連片開發的脫貧規劃。在縣領導走后的第二天,鄉上的領導帶領干部深入到村里開起了群眾會,告訴大伙致富的計劃。正月十二,也就是縣領導走后的第四天,由縣水利局局長王懷珍帶隊,幾十臺推土機、鏟車等重型機械開到了水清村的坡地里,將一塊塊的貧瘠的坡地鏟平,聽放羊的高球娃說,冒著黑煙推土鏟地的機器要69輛。
隨后的日子里,在這18個村的村子里、道路上、田地里,縣上的領導、部門的負責同志、指導工作的技術人員一撥接著一撥趕了來,賈川、金集、郭川、土門、遠門五鄉鎮的干部身著迷彩服,出現在工地上,各村的高音大喇叭一天到晚響個不停,吆喝群眾出工收工,山梁上彩旗招展,山灣里、山道上機聲轟鳴,往日寧靜的水清山梁一天比一天熱鬧起來,處處呈現出紅紅火火的建設場面。
各級領導干部和一線工作人員忘我工作,連續奮戰,灑下了辛勤汗水,傾注了大量心血。縣扶貧辦紀檢監察員劉愛民從工程規劃之日開始,就把水清梁當做了自己的家,妻子幾次打電話催促他回家,按計劃把花卉門市部開起來,以解決家庭經濟困難時,他一推再推,到后來連妻子的電話都不敢接。果業局局長張進錄一到工程點,就和技術員董愛彬一起負起建園的工作。由于日夜勞累,加上天氣變化,他得了重感冒。水利局技術員緱建軍、呂喜祥等人,每天從這一山梁趕到那一山梁,深入每個地塊指導梯田建設……

據了解,涉及全縣西部5鄉鎮8大流域18個村的“縣為單位、整合資金、整村推進、連片開發”建設工程,建設內容包括建設以蘋果和核桃為主的林果基地3.46萬畝,總庫容達到600噸的2座果品氣調庫和一處占地40畝的果品批發市場;建成標準化豬舍937座和一座1200頭父母代良種豬繁育場,在有條件的3個村養雞60000只;在金集鎮建成惠及3萬人的1處大型安全飲水工程,在土門鄉西坡村、賈川鄉陽灣村等6村建飲水工程6處;新修梯田11000畝;建集雨水窖100眼;建設通鄉油路和水泥路51.943公里,硬化村內道路31.75公里,完成村組道路建設67公里;建設沼氣920戶;購置微耕機120臺;對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達24000人次。建設總投資達1億元,是將扶貧、水利、農業、交通、科技等有關項目進行整合,在西部整流域連片開發,促進區域經濟快速增長,實現人均兩畝園,戶戶飼養豬和雞,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500元,戶均收入超過2萬元的致富目標,同時將對西部其他村起到示范帶動作用。目前,果園建設已經結束,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正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