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掘路人
——山門鎮旺興村黨支部書記郭子孝同志修路紀實

也許,沒有人能成為一顆璀璨的明珠,但你可以做一束陽光,發一份光熱; 也許,沒有人能成為明媚的春天,但你可以做一滴春雨,滋潤廣袤的原野大地,郭子孝同志,一位普通而平凡的共產黨員——就是這樣一位愿意做一束陽光、一滴春雨的人,他以當代新“愚公”精神,詮釋了一個村黨支部書記的人生價值,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譜寫了一篇大山深處掘路的壯麗篇章。

困 境
旺興村地處山門鎮西南部35公里處,全村有4個村民小組186戶890人,耕地面積2381 畝,人均2.68 畝,2008年底全村人均純收入2035 元,人均產糧508 公斤。多年來,由于受自然條件等因素的限制,廣大群眾一直生活在交通阻塞、信息閉塞的原始狀態中,過著“吃水靠人挑,運輸靠畜馱”的生活,廣大群眾飽受交通落后帶來的種種苦衷,特別是遇到雨雪天氣,孩子上學,群眾出行都十分不便,修一條連接大山內外的道路一直是全村群眾夢寐以求的夙愿,也是村黨支部書記郭子孝同志壓在心頭的一塊石頭,他多想,在自已任支部書記期間,為全村群眾修一條象樣的道路,了卻自己多年的心愿。

(原來接隴東至縣城的崎嶇道路)
希 望
在大山深處要修一條象樣的道路,是件談何容易的事情,山大溝深,地質條件復雜,群眾經濟困難,筑路成本較大,是歷屆村兩委班子敢想不敢干的工作。為了給全村廣大群眾修通一條致富路,時任村支部書記的郭子孝同志,放棄家中一切農活,憑借一顆一心為民的執著之心,多次找縣上有關部門,協調爭取立項事宜。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縣、鎮領導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于2007年終于得到批復立項,打通出口,連接外界的這條致富路終于有了希望。

奮 斗
雖然經過郭子孝同志的積極爭取,旺興道路得到立項,但經過縣交通局技術人員的實地勘查,規劃設計,修通這條路至少需要60余萬元,而上級僅解決不到20萬元的項目資金,面對巨大的缺口資金,他徹夜難眠,是退縮放棄,還是艱苦拼搏?整夜他一直做艱難的思想決擇,眼前時時浮現出群眾因道路不通而飽受苦楚的情景,時時感到作為一個村黨支部書記解決不了群眾所思所盼而羞愧。最終,他做出了堅決的選擇,再苦再難,也要打通這條路,沒有任何選擇的余地。為了解決啟動資金不足問題,他帶頭捐款500元,為了化解因修路占地的矛盾,他騰出最好的自留地讓群眾耕種……在他的感染下,全村群眾勇躍捐款達2萬余元,占道的14間房屋順利拆除,為打通這條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7年8月10日,一場道路建設攻堅戰終于打響了,施工過程中,他始終堅持質量第一,效率為先的理念,自己帶頭放下家中一切農活,全身心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當中去,披星戴月,風餐露宿,整整兩個月時間,他沒有下過工地,沒有回過家,白天他要到施工現場協調指揮,晚上又要召開村“兩委”會和群眾會議,統一干部群眾思想,堅定斗志,長期的過度勞累,使他原本消瘦的身體更加瘦了一大圈,臉頰上布滿了血絲。為了使工程順利進行和財務管理公開透明,他把全村群眾分成財務組、監督組、施工組、材料組四個小組,每個小組都由3名黨員和2名群眾代表任正副組長,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性,把每個決策、每項支出置于黨員群眾的監督之下,確保了整個工程的透明、公開。經過60個晝夜奮斗,全長4.5公里的路基工程終于全面貫通,共累計投入勞力1.3萬個,移動土石方9.8萬立方米,鋪設管涵12處,架設橋梁1座,一條寬6.5米,盤旋于深溝大澗之間的致富大道展現在全村人的眼前。
路基工程竣工后,他并沒有驕傲自滿,滿足于現狀,因為他深知,修建在深溝大澗之間的這條道路,如果路面不鋪沙,“晴通雨阻”的現狀將難以改變,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思緒萬千,寢食難眠,他尋思著、琢磨著,最終他下定了決心,給道路鋪沙,為了解決干部群眾的思想問題,晚上他深入村里的老黨員、老干部家中,與其促膝長談,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尋求他們的支持,終于,他用真心誠心打動了全村群眾,全村34位拖拉機手義務拉沙,186戶群眾畜馱人背,一場驚天動地的道路鋪沙場面,感動了前來檢查工作的縣委雷書記、李書記、縣政府劉縣長、董縣長,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先后拔款15萬元,鎮黨委政府在財力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擠出5萬元,大大地緩解了資金壓力,給他精神上給予了莫大的鼓舞,成為他打贏這場交通戰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動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連續3個月的日夜奮戰,這條北接隴東鄉邱寺村,東接隴旺路,蜿蜒于大山深溝之間的農二級路終于順利實現通車,剪彩那天,全村男女老少,鳴放爆竹,高聲歡呼,流下了激動喜悅的淚水。

收 獲
邱旺路的建成通車,極大地改善了旺興村廣大群眾的交通條件,使通往縣城的距離縮短了一半,結束了祖輩們人背畜馱的歷史,給全村群眾發展致富帶來諸多便利,如今,靠著這個道路,僅兩年時間,全村新增農用車42輛,新蓋磚房200余間,每年外出務工人員達到200余人次,收入在160余萬元左右,交通的便利使全村群眾生產生活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正沿著這條致富的康莊大道不斷前進,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著幸福美好的未來。
他常說“群眾利益無小事,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又是黨培養多年的基層干部,如果不為群眾謀點利益,干點好事,就有愧于黨的培養,有愧于全村父老鄉親的信任”。
是的,綠葉無悔撲向大地是報答泥土芬芳的情感,大地為證,他的一片丹心獻給了道路建設,深溝大澗里繼續著他閃光的足跡。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但愿這位時刻心系群眾的人民公仆站的更高走的更遠,因為他深知共產黨員無論何時都應該爭做時代的先鋒,甘當人民的公仆!也愿這位一心為民的好書記,在今后的征程中一帆風順!

(建成的邱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