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學習、借鑒外地發達地區白酒企業生產發展的先進經驗,加快甘肅天水昊峰集團天河酒業技改擴建項目的實施,扶持天河酒業集團做大做強,促進我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11月23日至27日,由縣四大組織主要領導帶隊,和甘肅天水昊峰集團主要負責人一道,組成清水縣黨政考察團,赴四川省水井坊、高洲酒業、五糧液等白酒企業進行了實地考察學習,并就白酒發展方面的情況與企業和當地政府進行了座談交流。同時,沿途參觀了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農業產業化建設和小城鎮建設。通過考察學習,使我們開闊了視野,學習了經驗,增強加快我縣白酒行業的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一、三戶白酒企業生產發展的基本情況和主要特點
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成都市金牛區,是有50多年歷史的白酒釀造企業,也是四川省擴張型和重點優勢企業、成都市重點扶持的大企業及納稅大戶、中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行業50強最佳工業企業與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之一。公司現有省級技術中心、科研所、曲酒生產中心、檢測中心、包裝生產中心等生產和科研機構,具備曲酒釀造能力6000噸,包裝能力1.05萬噸,儲酒能力5萬噸,曲藥生產能力6000噸,窖池2223口。2010年公司全年營業收入18.18億元,實現利稅8.35億元。四川省宜賓高洲酒業有限公司位于長江上游白酒金三角核心區域的四川省高縣,是全國白酒工業“百強”企業和國家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年產基礎酒能力5萬噸(新增5萬噸白酒技改工程竣工達產后將達到10萬噸規模),年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先后獲得“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范企業”、“四川省優質原酒知名品牌生產基地”等諸多榮譽稱號。擁有“高洲”牌系列酒、“金潭玉液"系列酒等多個成熟品牌。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位于“萬里長江第一城”——中國四川省宜賓市北面的岷江之濱,其前身為“中國專賣公司四川省宜賓酒廠”,1959年因其產品五糧液酒的優秀品質和聲譽而正式命名為“宜賓五糧液酒廠”,1998年正式改制為“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是以五糧液及其系列酒的生產經營為主,現代制造業、現代工業包裝、光電玻璃、現代物流、橡膠制品、現代制藥等產業多元發展,具有深厚企業文化的特大型現代企業集團。從“九五”期間至2010年,公司創下了銷售收入平均增長26%的神奇速度,2010年五糧液集團銷售收入達403億元,利稅70億元。通過考察學習,3戶白酒企業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一是思想觀念新,發展思路清。3戶白酒企業都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圍繞做大規模、做優品牌、做強企業,制定了符合企業實際的發展思路、發展目標和經營理念,高標準科學規劃企業未來發展戰略。3戶企業的發展戰略和工作重點明確,管理模式先進,企業文化深厚。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秉承“誠信精進、快樂營銷”的經營理念,恪守“傳承、創造、行健、競取”的企業精神,致力成為中國高檔白酒消費市場的引領者和推動中國酒文化發展的先行者。高洲酒業堅持“窮干今天,富做未來”的發展理念,旨在把企業打造成中國最大的原酒生產企業。3戶企業的發展戰略既貼合實際又面向未來,既處理了速度、質量和結構的關系,又處理了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社會進步的關系。他們在思想觀念、發展思路上高人一著、領先一步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二是目標定位高,建設規模大。3戶白酒企業都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強度投入、高質量服務、高效益產出的建設原則,以建設全省、全國、全球產業高地為目標,全力打造產業高度集聚、產品緊密關聯的產業集群,力求把企業建成全省、全國規模最大、專業化程度最高、公共運行成本最低、軟硬環境最優、行業領先的企業。五糧液集團發展的主要戰略目標是:逐步提高高、中價位品牌的市場占有率,逐步降低低價位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在70余個品牌中打造出18個重點品牌,承載40萬噸商品酒的銷售量規模,把五糧液集團建設成為集規模化、現代化、集團化、國際化于一身的特大型企業。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以“創造卓越品牌,引領中國高檔白酒的發展方向”為目標,力爭把企業打造成全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行業50強最佳工業企業與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高州酒業以打造“中國原酒大王”為目標,力爭把企業建成年產基礎酒能力10萬噸、銷售收入百億元的白酒工業園。

三是品牌效應大,文化底蘊厚。白酒的發展離不開質量、品牌、文化三大要素。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高度重視品質創新和品牌建設,致力于水井坊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掘,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白酒文化精髓,聯合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及清華大學,從600余年“活文物原址”--成都水井坊街酒坊古窖窖泥中,提煉出“水井坊一號菌”,并采用現代先進生物技術與傳統古法釀制相結合的特殊工藝,研制出了水井坊知名品牌系列白酒。五糧液集團積極實施1+9+8名牌工程(即1個國際品牌—五糧液,9個全國性名牌—包括五糧春、五糧醇、金六福、瀏陽河等家喻戶曉的產品;8個區域性品牌—包括開發中的8大地區品牌),以“創新求進、追求卓越、永爭第一”,體現高檔次、高品位的“中國酒業大王”王者至尊作為企業品牌文化,通過品牌與文化的有機結合,著力把五糧液集團打造成“釀酒帝國”,把五糧液品牌打造中國的五糧液、世界的五糧液。

四是管理模式新,技術升級快。作為我國的一項傳統行業,白酒行業的管理難度相對較大。3戶白酒企業在企業內部管理上均下了大功夫,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井然有序的生產,整潔規范的現場,所有崗位的操作規程都非常明確,發酵池過道看不到糟糠,蒸料操作場地除堆料外,都打掃的干干凈凈。這些企業均按照現代食品生產加工的要求對白酒的生產過程進行了全面管理,既改善了生產環境,保障了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又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3戶企業在管理上已成功轉型升級,實現了現代管理技術與傳統白酒生產工程的有機結合。宜賓市在促進酒類產業技術升級方面,對創建成各級白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白酒質量監測中心和白酒技術中心的,分檔予以獎勵;對酒類企業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以及引進轉化科技成果產生的費用,按有關稅收政策在稅前抵扣。各部門結合實際均出臺了促進酒業發展的配套政策措施,開展軟環境專項治理活動,為五糧液集團等酒類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五是積聚能力強,產業程度高。白酒制造業是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產業。建立酒類產業園區,有利于產業要素集聚和優化配置,有利于產業鏈就近緊密延伸,有利于節約資源、降低成本、保護環境,有利于招商引資。目前,宜賓市正在規劃包括五糧液酒類集中發展區、李莊白酒工業園區在內的多個酒類產業園區。按照“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市場化運作、多元化發展”的原則,通過市場化運作和產權多元化組合,積極引進酒類灌裝、包材、印刷、物流等酒類關聯企業,著力打造“以白酒生產加工為樞紐、連接上下游產業及配套產業集群、利用產業集群形成的綜合競爭優勢,最終形成中國名白酒原產地經濟圈”的名牌加工園區。
在考察過程中,考察團還沿途參觀了城市建設、城鄉一體化建設、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給全體考察人員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別市成都市金牛區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提出了貫徹“三個全面接軌”(即農民生產生活方式與中心城市全面接軌、農村建設管理與中心城市全面接軌、農民組織管理和社會保障與中心城市全面接軌)的工作思路,在統一規劃指導下,不斷整合各類資源,推進農民集中居住,積極探索促進農民增收新途徑,構建農民社會保障體系,開創了城鄉協調發展的新局面,為我們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提供了許多可供借鑒的寶貴經驗。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作為成都地標式建筑群、市政府南遷地的政治核心區和泛城南經濟圈核心地帶,占地逾1500畝。整個項目分為展館區、國際會議區、酒店及文化設施區、商務辦公區、商業住宅區五大部分,總建筑面積約173萬平方米。中心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高度集中,是目前中國西部建筑規模最大,功能配套最完備,設施最先進的多功能會議會展中心。成都世紀城作為成都市的標志性建筑群,以其宏大的規模、完備的設施、生態的環境、濃厚的文化內涵,成為成都一張閃亮的城市名片。廣元市朝天區將核桃列為全區、全市重要支柱產業強力推進,全區栽植核桃21萬畝530萬株,建成萬畝核桃基地鄉鎮8個、千畝核桃專業村65個、百畝核桃生產大戶510戶,實現了人均1畝核桃的發展目標。2010年實現核桃產量9124噸、產值2.7億元,農民人均核桃收入130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4.2%,朝天區核桃通過國家地理標識產品認證,被列為“廣元七絕”農特產品之一,被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中國核桃之鄉”。朝天區加快核桃產業發展的做法,為我縣大力發展以核桃為主的林果產業,著力打造全省核桃大縣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二、學習考察的主要收獲
這次學習考察,是在我縣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市、縣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精神的關鍵時刻,組織的一次外出考察活動。考察活動安排緊湊,目標明確、收獲很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學習考察的3戶白酒企業思想解放程度之高、企業發展之快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別是企業發展的先進理念和全體員工搶抓機遇、銳意進取、奮力趕超的精神,讓我們感觸很大。在全國各地競相發展的形勢下,我們應以更加開放、更加積極的姿態,大膽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取長補短,努力加快我縣白酒產業做大做強,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是啟迪了思維,堅定了信心。無論是考察的3戶白酒企業,還是沿途參觀的城市建設、農業產業化建設,他們在推動企業發展、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都有一個共同點,即目標大、機制活、思想活、政策活,能夠千方百計搶抓機遇、發揮優勢、揚長避短,科學發展。通過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更加堅定了我們實施“5551”發展戰略的決心,進一步增強了做大做強天河酒業的信心。只要我們按照既定思路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實,就一定能夠推動清水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
三是增強了溝通,擴大了宣傳。通過學習考察,一方面認真學習了四川省在白酒企業生產發展等方面許多好的做法和經驗,另一方面大力宣傳了我縣在自然、人文、歷史、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和發展潛力,推介了我縣在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等方面的優惠政策,為外地發達地區全方位了解清水,進一步加強對外合作交流,創造了良好的發展平臺。
四是尋找了差距,明確了方向。通過對3戶企業的考察,我們深切地感受到,與水井坊、高洲酒業、五糧液3戶白酒企業在先進的管理模式、現代化的生產流程和規模化的經營方式等方面相比,天河酒業集團還存在多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思想不夠解放,觀念陳舊,缺乏現代化的經營理念,競爭意識不強。二是缺乏一大批優秀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和營銷人才,管理比較粗放,職工隊伍素質較低。三是企業規模弱小,品牌戰略意識不強,市場占有率低下。四是項目建設滯后,投資嚴重不足。通過尋找差距,使我們進一步增強了緊迫感和責任感,明確了方向,更加堅定了扶持天河酒業做大做強的決心和信心。

三、加快我縣白酒企業發展的幾點對策
學習、借鑒四川省水井坊、高洲酒業、五糧液等3戶白酒企業生產發展的先進經驗,加快甘肅昊峰集團天河酒業投資2億元、年產2000噸原漿酒生產項目的實施,必須積極實施一個帶動,完善兩大規劃,打造五大平臺,做好六項重點工作,扶持天河酒業做大做強。
(一)實施一個帶動。即品牌帶動,充分運用好“天河酒業”這塊招牌,力爭用3年時間,把清水縣打造成甘肅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一要繼續加大對企業商標戰略的宣傳力度,增強企業和全社會的商標意識,努力在全縣營造爭創馳名、著名、知名商標的濃厚氛圍。要充分挖掘天河酒業文化潛力,將酒文化與地方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有機結合,塑造“天河春”品牌形象。要把天河酒業知名品牌、重點產品作為對外宣傳、經貿洽談的一個重要內容進行推介,有步驟、有計劃開展天河春白酒專題和系列宣傳,舉辦形式多樣的展會。鼓勵企業加大廣告投入,通過各種商業廣告投放、廣泛參與各類大型公益活動或發布公益廣告、開展白酒工業旅游等形式,宣傳企業的文化、品牌和產品,促進白酒生產企業與省內外白酒經銷商及關聯產業之間的交流合作。二要制定商標戰略規劃,明確爭創馳名、著名、知名商標的階段性目標。堅持科學引導和統籌兼顧的原則,每年排出重點培育的商標,實行馳名、著名、知名商標階梯式培育,堅持成熟一個、推薦一個,確保爭創馳名、著名、知名商標不間斷。三要建立健全保護名優企業和名優品牌維權聯系機制,最大限度地保護我縣名優企業的合法權益。開通馳名、著名、知名商標打假維權的綠色通道,與重點企業建立打假協作,為我縣實施商標戰略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積極與公安、質監等部門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嚴厲打擊商標侵權行為。

(二)完善兩大規劃。即圍繞天河酒業技改擴建項目的實施,堅持超前謀劃、大手筆謀劃,進一步完善天河酒業“十二五”發展總體規劃和“天河生態酒業城”規劃。一要進一步完善天河酒業“十二五”發展總體規劃。以改造存量、做大總量、提升質量、打造品牌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加大產業技術改造升級步伐,大力發展高中檔白酒;以點面結合,促進產業帶和產業聚集區協調發展;以自主創新為動力,加快推進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形成高中低檔酒并舉,產、銷、研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二要做細做精“天河生態酒業城”規劃。以天河酒業“十二五”發展總體規劃為總綱,建設集種植、釀造、養殖為一體的一、二產業聯動發展項目--“天河生態酒業城”。項目總投資4.9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9億元,流動資金2億元,建成后可實現銷售額2.38億元,其中釀造業2億元,種植業1800萬元,養殖業2000萬元,新增利稅9000萬元。

(三)打造五大平臺。即大力扶持天河酒業打造研發檢測平臺、產業融資平臺、技術創新平臺、市場營銷平臺、人才保障平臺。一是以白酒質量檢測為重點,在我縣建立具有一定權威性的白酒研發和質量技術檢測中心,打造白酒研發和質量檢測平臺。以天河酒業為依托,建立集白酒生產技術研發、白酒成分分析、產品質量檢驗和技術人才培養為一體的清水縣白酒技術研發平臺。加強產學研聯合,在挖掘、繼承和弘揚傳統釀造工藝的同時,引進、推廣、應用現代生物、現代檢測、現代信息等高新技術和手段,重點發展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等技術,提高現代生物技術在釀酒行業的應用,加強對天河春白酒健康成分研究、特征香味物質研究、貯存對白酒質量影響研究、重要香與味生成機理研究、白酒年份酒研究、射頻識別推廣應用等。二是以加快社會化體系建設為重點,打造產業融資平臺。建立完善的企業融資機制,堅持資金向重點企業傾斜,拓寬企業融資途徑,增強投資拉動作用,解決天河酒業在規模擴張期資金制約的問題。三是以加快信息化建設為重點,打造酒類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和政府的引導推動作用,以企業技術中心建設、產學研結合和實施技術創新項目為切入點,扶持天河酒業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業技術中心為主體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加快建立和完善質量保障體系。加快技術改造步伐,對納入省重點扶持的傳統和新興名優白酒品牌,建立扶優汰劣的動態管理機制,根據企業發展實際情況適時予以調整。四是加快市場體系建設,打造功能齊備的營銷網絡平臺。制定并實施有關市場體系建設的政策措施,配套和完善交易設施,加強市場管理,逐步形成以初級市場為基礎、區域性批發市場為骨干、全省性批發市場為龍頭、各種經濟組織形式與經營方式并存、設施完備的專業化市場網絡,努力將我縣建成全省、全市重要的白酒集散地之一。加快市場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產業產品動態監測和預警機制,形成覆蓋全省的相關信息服務體系。鼓勵和扶持天河酒業建立、完善和發展以現代物流為基礎,運用新型營銷方式的區域性、全國性的市場營銷網絡,擴大營銷規模,努力提高市場占有率。積極引導白酒生產企業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加強市場營銷,樹立現代經營理念,運用市場代理制等現代營銷方式,建立互惠互利的協作形式,增強產品競爭力,擴大市場占有率。五是以加快人才培養為重點,打造人才保障平臺。結合我縣白酒行業人才隊伍現狀,加快創新人才培養,著力整合和盤活現有人才資源,采取多種方式引進急需人才。鼓勵天河酒業和培訓機構開展定向、訂單培訓。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建立有利于企業家成長的競爭機制、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造就順應時代潮流、懂經營、善管理的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

(四)做好六項工作。要通過扶持天河酒業公司實施技改擴建項目,充分利用我縣良好的白酒產業基礎,用工業化理念、市場化運作模式加快企業發展,通過種植、養殖、釀造、高效利用與廢棄物再利用,打造特色鮮明的農業產業化循環經濟發展項目—天河生態酒業城,使之成為帶動能力強、產供銷一條龍、農工商一體化的酒類產業龍頭企業。一是要密切關注國家宏觀經濟和產業政策導向,準確把握酒類產業運行態勢,全力推進天河酒業向體制集團化、技術領先化、產品高檔化方向發展,加強擴能技改,克服各種困難,保持酒類產業平穩較快發展。二是要成立專門負責酒產業管理協調領導小組,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作用,推進酒類產業政策輔導、銀企合作、項目申報、對外交流等工作,做好酒類產業的發展服務工作。三是要擴大企業規模,堅持多條腿走路,多方籌措資金,扶持天河酒業建設占地面積2000畝、36000平方米的18連跨連體釀造車間和容積5000噸的貯藏車間。四是要通過土地銀行形式,流轉土地7000畝,帶動種植戶2000戶,落實訂單面積,抓好優質高粱種植工作,確保天河酒業原料需求。五是充分利用酒糟和農作物秸稈,發展循環產業,扶持天河酒業發展驢養殖5000頭,為中藥阿膠提供所需原料。六是要樹立科學發展理念,統籌處理好酒類產業發展和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的關系,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全面統籌協調抓好節能降耗工作,促進天河酒業持續、快速、協調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