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光陰荏苒,日月如梭,又到年末歲首。回眸2011年,軒轅故里—清水大地處處煥發著新的發展活力,讓我們利用網絡,采取圖文并茂的形式,再現全縣上下奮發拼搏、譜寫華章的壯麗畫卷,展示清水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喜人成就。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清水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目標,進一步弘揚“寧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的清水精神,求實創新,真抓實干,開創了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的新局面,為深入實施“5551”戰略,建設生態良好、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充滿活力、獨具魅力的西部科學發展特色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科技工作引領經濟社會發展

2011年,清水縣科技工作以爭創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和實施“科教興縣”戰略為統領,堅持“突出引進、注重示范、加快推廣、積極創新”的工作思路,進一步加大科技項目組織管理、科技示范推廣、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宣傳培訓、知識產權保護等重點工作力度,為全縣經濟社會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積極爭取科技項目。今年以來,清水縣堅持把科技項目作為科技創新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切入點、結合點和著力點,全年已遴選上報國家、省、市《清水縣核桃蔬菜產業共性技術及增值服務項目》、《清水縣農業科技合作新品種引進綜合試驗示范》、《清水縣核桃標準化示范園建設與推廣》、《銀鈴甜瓜新品種引進及標準化生產示范》等科技項目8個,爭取到市級科技項目4項。先后立項實施《西靈山萬畝優質核桃科技管理示范基地建設》等科技項目13項,組織實施《止血寶膠囊在下鼻甲部分切除術中應用的臨床研究》、《護士績效考核制度在清水縣醫院的實施及效果分析》等縣級軟科學項目4項。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順利通過考核驗收。以爭創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為契機,起草并下發《清水縣2011年“科教興縣”工作安排意見》和《清水縣2011年科技培訓任務通知》,表彰獎勵了2010年科技進步工作考核評定的3個先進鄉鎮、3個先進工作單位,樹立典型,激勵先進。全縣以農業產業化“3331”工程建設為載體,大力引進推廣工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科技成果轉化不斷提速,科技進步步伐明顯加快,于今年7月份順利通過了國家科技部“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的考核驗收。

科技示范工程和科技示范建設成效顯著。以實施各級各類科技項目為載體,加快農業科技示范點建設步伐,科技示范點建設已成為農業產業化建設的探路先鋒。全年創建3個科技示范鄉、完成率100%,15個科技示范村完成率100%,在全縣工農業產業化建設的各行各業中培育622戶科技示范戶、占任務600戶的103.7%,創辦各類科技示范點50個,引進甘鑫2818、先玉335、華玉5號、黑美人、克星6號、京欣2號等新品種52個、占任務20個的260%,引進推廣全膜雙壟溝播玉米、核桃插皮雙舌接、小拱棚半夏栽培等新技術35項。

科技特派員基層創業行動深入推進。今年全縣繼續新聘下派40名科技特派員,包括37名農業科技人員和3個法人科技特派員,分赴18鄉鎮的40個農業、果業、畜牧養殖示范點和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服務,并對2010年度9名科技特派員進行表彰獎勵,充分調動了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全年在林果、畜牧、養殖、農產品加工等八個方面和領域取得了較大突破,超額完成任務。
科技成果轉化步入快車道。今年,共轉化科技成果22項,占任務8項的275%。經天水市科技項目評審委員會鑒定轉化科技成果5項,其中《腦脊液置換術治療腦出血破入腦室系統的臨床研究》、《清水縣社區衛生服務的現狀與發展前景探索》2項達到了省內領先水平;《改良頭皮冠狀切口在全面部骨折中的應用》、《蟲類藥在中風病治療中的應用》、《清水縣鄉鎮衛生院住院醫師的現狀及面臨的主要矛盾》3項達到了省內先進水平。《天水市果園土壤養分和樹體營養診斷與配方施肥技術研究》、《核桃黑斑病發生規律與防治技術研究》等5個科技項目獲天水市科技進步二、三等獎,《蟲類藥在中風病治療中的應用》、《清水縣航椒系列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等9個科技項目獲清水縣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陳利鋒設計的“盲人杯”被評為清水縣技術發明三等獎;三中學生朱星運、王寧兩同學在“甘肅省第五屆中學生科學知識網絡大賽”中取得了三等獎。同時,年底還有4項軟科學研究項目將推薦市科技局組織專家進行科技成果鑒定。

民營科技企業管理步入規范。在鞏固擴大、穩定發展的基礎上,對已認定的民營科技企業制定管理辦法,加大指標考核管理,推行良優更替,使民營科技企業成為真正引領全縣經濟向高水平、高層次和高稅收方向發展的主力軍。2011年新認定天水軒轅紙業有限公司、甘肅省清水縣綠林基地民營科技企業2家,占年任務的100%。

科技培訓進展順利。邀省農科院張輝元研究員、天水師院教授、高級農藝師裴建文等專家教授,在永清、山門等鄉鎮舉辦核桃、蔬菜栽培技術骨干培訓班5期,培訓技術骨干540余人,共編寫《清水縣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教材》3套2.5萬本。并牽頭組織全縣技術服務單位開展畜禽養殖、果樹栽培、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各類科技培訓。全年共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273期,培訓各類技術骨干5560人(次)、占任務5000人的112%,普及型培訓58250人(次)、占任務45000人的129%。

科普宣傳成效顯著。以開展“攜手建設創新型清水‘2011年科技活動周’”為重點,在永清、秦亭、白駝、山門、黃門等鄉鎮開展了“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強農惠農信息化平臺建設”、“防災減災”、“知識產權宣傳周”等科普宣傳服務活動。共展出科普展板52塊,懸掛宣傳橫幅16條,散發科普傳單15500份、占任務10000份的155%,現場咨詢群眾1530多人。同時,加強科技管理網站管理,科技信息服務平臺的服務水平逐步提升,全年科技管理網站共發布各類信息320余條,上報和發布《清水科技》信息52條。

科技合作步伐進一步加快。搶抓國家實施“天水-關中經濟區”的歷史機遇,采取“主動聯系、多方合作”的形式,加大了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甘肅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引進實施了《清水縣農業科技合作新品種引進綜合試驗示范》、《清水縣核桃標準化示范園建設與推廣》、《清水縣田家坪核桃科技示范園區》等科技合作項目,加快了支柱產業關鍵技術的交流引進,為全縣經濟社會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