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游節舉辦在即,清水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節會期間相關活動的籌備工作,廣泛宣傳,超前謀劃,統籌安排,形成全縣上下人人關心節會、支持節會、共建節會的良好局面。同時結合節會布局重點組織籌備了農特產品展示、軒轅鼓舞及清水剪紙展覽等活動,突出地方特色,彰顯軒轅文化,充分展示獨具魅力的清水風貌,為節會填光添彩。

(軒轅故舞)
緊扣文化主題,軒轅鼓舞迎賓朋。節會期間,清水軒轅鼓舞將以全新的姿態展示在賓客面前。為了排練好這一充滿軒轅文化內涵的大型鼓舞,清水縣從6月上旬開始,抽調隊員,統一組織,加緊排練,備戰節會,將以其豪邁奔放的舞姿充分展示軒轅故里清水兒女的勤勞勇敢、純樸善良和奮發進取的精神。軒轅鼓作為中華民族的第一面鼓,記載的黃帝以鼓鼓舞士氣大戰蚩尤的聰明智慧。清水也因成功創編了氣勢恢宏、文化底蘊豐厚的軒轅鼓舞而榮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清水軒轅鼓舞》由136名青年男女組成,以3面大鼓和64面小鼓為主,以20面平鼓、12面大釙、4面大鑼、24桿軒轅旗為襯托。3面大鼓和大、中、小三種鼓型,表現軒轅黃帝“觀天”“理地”“治民”,天、地、人三者和諧生存、永恒發展的精神追求。同時也是對《黃帝內經》關于“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的理論精髓的暗合。4面大鑼和12面大釙寄托著人類祈求四季平安、風調雨順的良好愿望,24桿軒轅彩旗展示著軒轅黃帝探索農時二十四節氣、創造農業文明的不朽功勛。64面小鼓是先天八卦演義規律的隱寓,昭示著軒轅黃帝帶領遠古先民們認識大千世界,尋求萬物規律,把握人類命運的聰明智慧。《清水軒轅鼓舞》分為黃帝開國、先民生存、萬邦和睦三部分,采用清水民間世代流傳的鼓點韻律和舞蹈語言,通過豪邁奔放、簡潔明快的藝術表演,闡述軒轅文化“敢于斗爭,勇于創造,自強不息”的精神內涵。

(省、市領導參觀清水農特產品展)
突出農業大縣,農特產品顯特色。節會期間,清水縣將舉辦農特產品展覽,集中展示清水的農業發展成就。展館依然突出軒轅文化主題,以原中央領導人華國鋒為清水親筆題詞“軒轅故里”為背景,以身披五谷雜糧的軒轅皇帝為中心,軒轅黃帝像高2.18米,眉毛和頭發由黑米組成,面部敷上黃米,帽子、領子、腰帶均用山核桃、核桃裝點,袖口用玉米粒組成,既體現了軒轅創造出燦爛的農耕文化這個中心,又宣傳了清水縣以核桃栽培走出的一條富民強縣之路。展館以三組泥塑反映清水深厚的文化底蘊。第一組,夾板的由來。最早起源于軒轅時期,是用來縷大麻的,現在還在延用。第二組是粽子的由來,在火未發明之前,軒轅皇帝以植物的葉片包住種子,利用清水的天然溫泉,把種子由生食變為熟食,也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是粽子的由來。第三組是算術的由來,在軒轅時期,軒轅用大麻結成麻繩,把核桃串起來進行計數,也是算盤的由來。展館中還將集中展示清水中藥材、核桃、粉殼蛋、高原夏菜、黑木耳、大麻和優質雜糧,以及清水沙棘制品、龐公石工藝品和天河系列酒等。

(清水農特產品展館)

(清水剪紙)
展示民間藝術,清水剪紙展風采。為了豐富伏羲文化旅游節會期間的文化娛樂活動,挖掘傳統藝術人才,弘揚民族藝術瑰寶。節會期間,清水縣還將組織全縣廣大剪紙愛好者在市文化館舉辦“清水剪紙藝術展”,通過剪紙這一特色載體對外宣傳推介清水,擴大清水知名度和影響力。目前已從民間藝術家手中收集剪紙作品120余幅,這些剪紙作品題材廣泛,有人物、花鳥蟲魚、走獸、吉祥圖案等,內容多樣,風格純樸,千姿百態、意趣盎然。“清水剪紙”已申報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通過本次展覽,將會進一步的推動清水剪紙藝術的發展,對于保護傳統文化,推動清水文化發展壯大具有積極的意義。

(清水溫泉)
同時,清水縣進一步加強三皇谷、花石崖等旅游景區和清水溫泉、小華山等餐飲住宿行業的規范化管理,大力提升旅游服務水平,為節會期間的旅游活動營造良好的環境。

(清水花石崖旅游景點)

(軒轅廣場及軒轅黃帝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