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更好地改善民生,實質性解決老百姓看病難問題,清水縣結合本縣實際制定了新農合實施方案,新方案在保障參合農民患者住院方面采取“保基本、惠弱勢、防致貧、強中醫、惠婦幼”五大措施,全縣參合農民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使參合農民真正地得到了實惠。
保基本。針對縣級醫療機構部分臨床醫務人員指導轉診過程中出現對市級機構的技術優勢不熟悉不清楚就直接指向省級機構的問題,縣級醫療機構不再明確指導具體轉診機構,需轉外的患者,由本鄉鎮合管辦委托的衛生院負責轉診指導,幫助患者選擇治好病少花錢補償好更方便的轉診路徑。
惠弱勢。對農村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計生“兩戶”、優撫對象、90歲以上高齡老人等特殊困難群體,取消住院起付線,報銷比例在原有基礎上提高20%,合計補償金額不得超過住院補償封頂線和實際醫藥總費用。
防致貧。隨著政策補助的有效增長,在保基本惠弱勢的同時,充分考慮了照顧部分大病致貧患者家庭,縣合管辦分析篩選出了導致家庭貧困破產的疾病,與城鄉居民醫療救助制度相銜接,提出對20種重大疾病按病種付費補償政策,從花錢最多最易致貧的病種開始,逐步解決特殊大病家庭致貧甚至破產的問題。

強中醫。對定點醫療機構使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甘肅省增補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的中成藥、中藥飲片以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以治療為目的的基層使用中醫藥適宜技術,符合條件的院內中藥制劑、使用地產中藥材為參合農民診治疾病所產生的費用,分別在門診和住院統籌資金中給予全額報銷;對縣級以上醫療機構的中醫藥服務報銷比例提高20%,起付線降低30%;對使用全省統一調劑使用的院內中藥制劑治療疾病所產生的費用給予全額補償,積極鼓勵農民群眾恢復看中醫吃中藥的良好傳統,推進中西醫學文化融合治療方法結合技術優勢互補。
惠婦幼。參合孕產婦在市內定點醫院住院分娩,先行享受“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對補助后剩余費用,縣級及縣級以上定額補助400元,鄉級定額補助200元;住院病理性分娩和產后并發癥所產生的醫藥費用,在享受“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的基礎上,剩余費用執行新農合住院補償規定;當年出生的新生兒患病可隨其父親或母親名下享受新農合相關政策,次年按規定繳費參合;對有關防止新生兒出生缺陷的檢查項目、新生兒苯丙酮尿癥篩查、新生兒甲狀腺功能低下篩查、新生兒聽力篩查按現行收費標準實行全額報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