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水縣在創建省級文明縣過程中,根據實際,探索創新,以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求為出發點,以建設文明社區為抓手,不斷構筑創建省級文明縣的良好環境氛圍。

強化組織建設,利民穩人心。清水縣不斷加強黨在社區各種組織中的領導核心地位和組織建設,實現黨建工作向新經濟組織和社會團體延伸,向流動黨員延伸,向社區單位延伸,在橫向上與社區成員單位的黨組織搞好交流,加強聯系,在縱向上關心下崗黨員、離退休黨員和無業黨員的工作、學習、生活情況,從幫助解決黨員的實際困難入手,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城南社區、北城社區開展“結對幫扶”、“結對共建”系列活動,拓寬了社區黨建工作的內涵,強化了黨組織在文明社區創建工作中的領導核心地位。

(西關社區社會管理創新宣傳牌)
深化社區教育,育民振人心。清水縣以文明市民學校為陣地,以創建學習型社會為目標,不斷深化文明市民教育活動。一是開展科普教育進社區活動。各社區組織科技、教育、衛生、環保等方面的工作者和志愿者,舉辦科技咨詢、科普講座、科普展覽、生活衛生、環境保護和科普影視展映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科學知識普及教育,促進科學思想在社區廣泛傳播,科學精神在群眾中扎根,初步形成了人人愛科學、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尚。二是開展健康教育進社區活動。各社區結合“潔我家園、強我體魄”等系列活動的開展,制定了《關于進一步開展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樹新風,推動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的通知》,并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和市(村)民文明學校、各類宣傳文化陣地和疾控中心、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等陣地作用,運用各種行之有效的宣傳方式,加強不良陋習危害性教育和健康文明生活常識教育,增強了群眾社會公共衛生意識。

活躍社區文化,樂民聚人心。按照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思想要求,清水縣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精心實施精品戰略,弘揚時代主旋律,深入開展“文化進社區”活動。各社區結合重大節慶日,舉辦了廣場歌舞晚會、春節文藝晚會、元宵歌舞晚會、廣場合唱比賽、鄉鎮文藝調演、書畫展、藝術展、花燈展等各種內容健康、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年內以來先后組織群眾性球類、棋類、牌類等體育競賽100多項,不斷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培育了群眾愛生活愛國家的道德情操。

優化社區服務,便民暖人心。清水縣高度重視就業服務工作,不斷認真抓好下崗職工再就業登記和優惠證的發放工作,開展社區勞動就業職業介紹和創業崗前培訓,幫助800余名城鎮居民、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各社區都成立了服務機構,為居民提供各類服務,先后在永清鎮城南社區成立“義務幫扶、家政服務、社區衛生、調解治保、社區志愿等5個服務小組,有具體服務項目及負責聯系人、聯系方式,實行全方位、全天候服務,成為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切實做好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求。

(社區組織的拔河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