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座優美別致的二層別墅式樓房坐落在山坳里,全省開展的聯村聯戶行動猶如一桿神筆,畫出了生活富裕、環境優美、民風純樸的和諧新村畫卷。村民精神抖擻、笑容憨態燦爛,日子紅紅火火。

(趙堯村主任景德倉)
“現在的生活跟以前比真是天上地下,以前家家戶戶住的都是土坯房,走的是晴通雨阻、崎嶇難行的泥石路,取暖做飯都是靠上山砍柴來解決,現在住的可是小洋房、走的是水泥路、吃的是自來水、用的是沼氣灶……”說起如今的新生活,64歲的趙堯村主任景德倉一口氣道出了多項對比鮮明的變遷。
趙堯的“昨天”
趙堯村位于清水縣秦亭鎮東部,海拔高度1750米,年平均氣溫5——8℃,屬于高寒陰濕山區,全村有趙堯、二坊、曹河、蒲溝4個村民小組275戶1242人,人均耕地3.1畝。土房隨處可見、豬羊糞便隨時出現、生活交通不便、靠天吃飯尚未改變成為昔日趙堯村村民的生活寫照。

(秦亭鎮趙堯二坊“大變身”)
然而隨著新時期黨和國家探索實施反貧困戰略,趙堯村逐漸擺脫貧困,特別是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地開展,趙堯村更是呈現出了一后發趕超的態勢,幸福也悄悄地敲開了二坊村的大門。

(景德科新居)
趙堯的“今天”
“現在建成了新房,完成了最大的心愿,新村里的生活不再有吃水、看病和孩子上學方面的難題,踏踏實實外出打工,用不了兩三年就能還清債,好日子才剛剛開始。”住進二層復式“小別墅”的搬遷戶景德科一點也不擔心建新房的債務,對今后的美好生活更加充滿信心。

(正在農家書屋“充電換腦”的二坊村民)
自“雙聯”行動開展以來,省政協副主席張津梁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多次深入“雙聯”行動聯系點秦亭鎮趙堯村幫助農戶理思路、轉觀念、鼓信心,結合群眾意愿和村情實際,指導扶持農戶發展蔬菜種植、畜牧養殖等可長遠增收的優勢產業,協調爭取項目解決村內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資金困難,切實幫助群眾解難題、辦實事、促發展,真正使農民群眾有依靠、能增收、可致富。如今的二坊新村,已成為清水大地上又一個拔地而起的和諧、舒適、整潔、優美的示范新村,不僅建起了新房,村陣地、村衛生室、文化室、圖書室等場所,配套設施也建設齊全,村文化廣場建設及村內巷道硬化、綠化、亮化工程都已全面建成。文明和諧的新風已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到村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盡情地展示著二坊新村的新氣象。

(秦亭鎮趙堯村千畝優質大麻種植基地)
趙堯的“明天”
趙堯村以“雙聯”行動為契機,按照“生產發展,產業引領”的總要求,依托當地大麻種植的傳統優勢,今年春季沿曹河川道地區建成集中連片大麻種植基地一處1150畝,在莜麥嶺梁栽植早實嫁接核桃800畝,并鼓勵每戶養殖能繁母豬3——5頭,逐步形成養殖、林果和特色種植相結合產業發展新格局,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將越邁越大。

(趙堯搬遷村民正在收拾房間)

(趙堯村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