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追星踐諾自奮蹄、爭先恐后創新業”。今年,清水縣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實施了新的績效考評機制,對鄉鎮實行“十星制”、部門實行“責、諾、評”考核,激活了科學發展引擎。承載具體工作的若干“星級目標”,分別歸為經濟發展星、產業建設星、鄉村建設星、社會管理星、民生改善星、教育質量星、文明進步星、黨的建設星、機制創新星、工作亮點星“十大星系”,讓鄉鎮對照“星系”謀發展,自找“星標”抓工作,成為爭先恐后的“摘星者”。對部門實行“責諾評”,把縣上對部門的工作要求和部門自身的職責愿望充分結合起來,讓部門自定目標做承諾,踐行承諾受考評,成為一諾千金的“兌現者”。這一創新,讓鄉鎮和部門由“被動完任務”變為“請命干工作”,真正釋放了“動腦筋、抓謀劃;拓思路、務實功;多干事、多得星;干實事、兌承諾”的內在動力,使考評工作煥發出強大生機。實現了“被動應考”到“主動迎考”的重大飛躍,切實增強了各級組織和干部群眾科學發展創新業的責任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惠民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
在新的績效考評工作推動下,全縣上下圍繞 “率先突出川區、著力提升山區、示范發展園區、統籌城鄉全局”的“五大突破”、“五大重點”和“五大保證”,開創了“追星踐諾自奮蹄,爭先恐后創新業”的新局面,基層工作呈現出思路活、魄力大、起點高、勢頭猛、節奏快、進展好的新特點。目前已經到了2012年各項工作的收尾和沖刺階段階段,為進一步激發干勁、展示成績,督促落實,全面完成年初縣委、縣政府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為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清水縣各新聞媒體同步開設了《沖刺2012》專欄,以系列訪談的形式,全面展示今年18鄉鎮、縣直各部門在深入實施“5551”戰略中各項工作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新亮點,反映鄉鎮和部門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
【沖刺2012】
清水部門“責諾評”考核訪談——住建局

記者:今年,清水縣委、縣政府對考核機制進行了創新,在縣直部門實行“責、諾、評”考核,您認為這種考核機制的創新對你們局的工作有哪些推進?現在距年終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今年的工作進展情況如何?未完成的工作將如何沖刺?

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孟福榮:實行“責、諾、評”是縣委、縣政府為了促進全縣跨越式科學發展而進行的一項考核制度的創新,通過一年的實踐和運行,“責、諾、評”考核制度能夠有效地推勸了我們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是一項行之有效的、非常科學的、符合清水實際的考核制度。
2012年,全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建設軒轅文化歷史名城、西安生態旅游“后花園”和最佳宜居環境城市為目標,積極落實“5551”發展戰略,嚴格按照“東擴西延北拓,打造精品山水園林縣城”的大縣城戰略思路,在城區緊扣基礎設施和宜居環境兩個重點,加大重點項目和民生工程建設;在鄉鎮按照突出特色和完善功能兩個目標,突出路網改建和市場建設重點工程,全力提升城鎮化水平,17鄉鎮小城鎮各具特色,競相發展,城鄉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推進項目建設,城市基礎功能逐步完善。今年,城區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2個,其中續建項目5個,新建項目4個,前期項目3個,總投資2.66億元,計劃當年完成投資8953.95萬元,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8450萬元。軒轅橋6月底竣工使用;規劃7號路9月建成通車;豐盛路完成東干河以東路段鋪油;牛頭河風情線東段完成護欄安裝和構筑物建設;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完成廠區構建筑物,敷設管網8200米;祝英臺大道8月上旬建成通車;規劃1號路9月中旬建成通車;永清路提升改造7月底道路工程貫通通車,街景改造目前完成人行道鋪裝和構筑物,安裝路燈60盞,啟動12家單位改造;軒轅湖完成構建筑物及護欄安裝;西華路拓寬改造完成前期工作;東部新城區集中供熱批復立項;火車站廣場正在開展前期工作。二是落實住房政策,城鄉居民住房得到保障。加強房地產業的監督管理,重點對違規預售商品房、哄抬房價、不按合同條款履行義務等行為進行專項檢查,對發現的違規行為及時責令整改,確保了房地產市場規范有序運行。歷年續建的180套廉租房、36套公租房、81套限價商品房已全面竣工,2012年申報的1792套天河萊茵小鎮公租房、260套永和經濟適用房和110套限價商品房全部開工。三是實施市政工程,城市建設檔次明顯提升。在軒轅廣場安裝了LED大屏幕顯示屏;在城區安裝垃圾箱300個、集裝箱5個;加強環境衛生清掃保潔,推進上門收集,日產日清;城區維修更換彩磚1300平方米,新栽綠化樹木1020株,新增綠化面積12480平方米;及時巡查檢修市政設施,城區亮燈率98%以上,設施完好率95%以上。成立了軒轅湖管理辦公室,啟動了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城市“八亂”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城市供熱企業強化內部管理,針對歷年存在的突出問題,制定和完善了監督管理制度,及時解決供熱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提高了供熱質量。四是狠抓村鎮建設,小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完成小城鎮市場建設4處,安裝鎮區路燈160盞,栽植行道樹1240株,建成商住樓8600平方米,硬化道路25.5公里,設置垃圾點11處,鋪設人行道9500平方米,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城鎮功能不斷完善,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五是加強行業監管,建筑市場整頓取得實效。將工程質量監督重點向前期程序、安全行為、實體質量等關鍵環節轉移,住宅工程堅持分戶驗收,在城區工地安裝了遠程監控系統,建立了項目經理資質檔案和不良行為記錄,把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交納和建設工程監理費專戶專儲作為安全備案和施工許可的強制條件納入經常化管理,深入推進建筑節能降耗,強制推行建筑外墻保溫、禁實、新型墻材推廣、供暖分戶控制等措施,全縣建筑市場保持健康規范發展。六是加強自身建設,建設機關形象不斷提升。切實優化政務服務水平,認真排查矛盾糾紛,積極化解矛盾,累計接待群眾來信來訪32起,辦理各類信訪案件28件,答復市委書記市長留言板、天天天水網反映問題69件,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18件,辦結率均達100%,建設系統為民辦事和依法行政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