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3年,清水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全縣上下干事創業的激情更高,加快發展的合力更強,發展機遇更多,發展空間更廣,發展動力更足,發展形勢任務催人奮進。清水縣新聞媒體刊發【弘揚清水新清神】系列稿件,鼓舞全縣各級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大力弘揚以“淳樸誠信,尚德務實,創新超越”為內涵的清水新精神,奮力拼搏,爭先比優,創新超越,為清水縣奮力奪取建設西部科學發展特色縣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營造良好的氛圍。

(建設中的鑫盛物流園區)
2012年,清水縣加大第三產業建設力度,不斷加快市場建設步伐,快速提升商貿流通,快速發展服務業,穩步壯大旅游產業。2013年,清水縣堅持把發展第三產業作為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按照“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繁榮流通產業、發展非公經濟”的思路,積極構建與新型工業化相配套、與城鎮化進程相融合、與城鄉居民需求相適應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軒轅湯浴溫泉)
大力發展旅游產業
搶抓建設全國華夏文明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示范區機遇,積極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抓好清水溫泉、趙充國陵園、花石崖等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廣泛開展旅游合作,聯手打造圣人祭祖游、溫泉康體游、遺跡探尋游、生態觀光游等精品旅游線路,積極融入關中—天水經濟區旅游文化圈。著力優化旅游服務環境,規范農家樂服務,配套“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產業,完善旅游綜合服務體系。全年接待游客54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9億元以上。

(家樂購物廣場)
積極培育商貿產業
按照“改造商業街、建設大市場、發展大物流、形成大商貿”的思路,開展家電、汽車、農機“下鄉”等活動,抓好金河城市購物廣場建設,啟動金河城市廣場二期工程,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完成郭川、黃門等鄉鎮農貿綜合市場建設。培育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提升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加快發展中介服務業,年內新建農家店10個,發展各類商業網點200戶,批發業商品銷售額、零售業商品銷售額、住宿業營業收入、餐飲業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30%以上,努力把清水建設成為旅游商貿引領,區域特色突出,物流優勢明顯,休閑功能獨特,規模效益倍增的關中—天水經濟區商業次中心。

(溫泉度假村)
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
進一步加強與關中及國內外城市的交流聯系,積極參與分工合作,謀求錯位發展、聯動發展。重點在特色農業、文化旅游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加強對接,力爭成為關中—天水經濟區的農特產品供應基地、旅游休閑度假基地、產業配套基地和產業轉移承接基地,努力打造隴東南最具活力、最富商機、最低成本的開放高地。

(趙充國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