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金霞或天水市第三屆助人為樂模范獎)
她,始終懷揣一顆真摯善良的心,堅持不懈地開展“一對一”救助貧困失學兒童活動,用愛心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動人的樂章,詮釋了一位共產黨員助人為樂的博大胸襟和樂于奉獻的高尚情懷。她的事跡在當地廣為流傳,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人們的贊頌。她就是天水市第三屆道德模范——張金霞。
自2001年3月,張金霞負責實施聯合國兒童基金會LPAC項目工作時,她在深入項目鄉、村開展婦女培訓、發放小額貸款、幫助貧困婦女創業的過程中,她親眼目睹了貧困家庭,特別是孤兒、殘疾人、單親家庭,因生活困難、家庭變故、身體殘疾無法供子女上學,部分在校兒童面臨輟學,不能繼續完成學業等貧困現狀,她深受觸動,走上了救助失學兒童的漫長之路。從最初的電話聯系救助人、義務散發受助兒童資料到創建清水縣貧困兒童救助網站,到后來利用互聯網積極牽線搭橋,呼吁社會各界愛心人士關注貧困兒童,關愛他們的生活和學習,至今已有11年。在她的積極倡導下,先后有北京、廣州、山東、湖北、福建、浙江、山西等地的600多名愛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累計為永清、白沙、秦亭、新城、隴東、草川、豐望等18鄉鎮835名兒童實施貧困救助,救助金額達45萬余元,資助書包、文具、書籍、衣服、食品等各類學習、生活用品累計76000多件。
幾年來,她共向百度、搜狐等網站、論壇發帖300多條,發出救助資料1000多份,倡議書400多份,為社會各界人士奉獻愛心提供了救助渠道和線索。目前,清水縣貧困兒童救助網站參與人數達到600多人,日訪問量達300多人(次)。清水縣貧困兒童救助網站的建立,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收到了良好的救助效果,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效應,目前已成為救助貧困兒童的有力平臺。
2011年7月7日,張金霞救助失學兒童的事跡在天水日報刊登,被清水網站、天水在線、會寧在線、甘肅商報、每日甘肅、愛心中國網等網站分別報道;8月8日、8月14日又在清水電視臺、天水電視臺直播天水欄目、播報600欄目連續播出,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2011年12月,她被清水縣委、縣政府評為“十大突出貢獻人物”、“十大巾幗楷模”,2012年3月6日,又獲得“天水市五一巾幗獎”殊榮。在功利面前,張金霞服務社會的誠信始終不改,她堅守的愛心始終不變。她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500多個孩子的救助僅憑我一人之力難以承擔,我的行動只是在傳達了一種思想,目的是讓更多的人關愛貧困失學兒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