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前夕,67歲的清水縣隴東鄉田家灣村農民田吉煥正在自家的核桃園里松土施肥。去年他種植的核桃初果期每畝收入都在1200元以上,這比種糧食每畝多收入近千元。這是清水縣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高質量、整流域推進核桃基地建設的成果。目前全縣6個5萬畝核桃示范基地已形成規模,去年一年核桃產量達780萬公斤,產值1.248億元,“建設全省核桃大縣”的發展戰略正在逐步推進。
被譽為“鐵桿莊稼”的核桃在清水農村有著悠久的種植傳統。2008年初,清水縣委縣政府決定利用這一傳統優勢和全縣的自然條件、地理環境,將核桃作為全縣農村經濟發展的扎根性支柱產業來抓。為了調動農民種核桃的積極性,縣上分層次出臺獎勵政策和扶助措施,并組織村干部、致富能手和群眾代表到山西、河北、陜西等地參觀學習,引導群眾轉變觀念,從“要我栽”到“我要栽”。
產業基地建設上,清水縣在適宜區實行“規模化、集中連片、整流域推進”,集中打造了西靈山、鐵爐梁鄧溝流域等多個萬畝核桃示范基地。在建園過程中,縣上引進了晉龍、遼核和香玲等全國核桃優良品種,并請來河北的農民技術能手現場指導育種、嫁接技術,從苗木質量到栽植覆膜,從工程整地到間作套種嚴格把關,保證“建成一片、存活一片、管護一片、見效一片”。銷路方面,縣上通過引進和自建,成立了華盛食品、釋家緣核桃露、金倫農副產品購銷合作社等一批果品深加工和營銷企業,并注冊了隴寶等商標,目前清水薄皮核桃多次在全國農產品博覽會上獲獎,內蒙古、西安、蘭州等地客商的訂單不斷。
記者在清水縣東部的西靈山看到,這里5萬畝的優質核桃示范區建設已成氣候,高山地、低坡溝梁,到處都能見到連片栽植、覆膜套種的核桃樹。據縣果業局副局長宋建奇介紹,今年將重點實施好“2118”工程,即:創建萬畝優質核桃示范基地2處、5000畝優質核桃示范基地1處,1000畝以上優質干鮮果示范點18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