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了緬懷黨的光輝歷程、歌頌黨的豐功偉績,激發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的生機和活力,進一步凝聚力量,創新超越,奮發進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創新業,立新功,實現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跨越。清水縣各新聞媒體同步開設【清水基層先鋒】專題,進一步總結經驗、挖掘典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廣大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激勵全縣黨員干部愛崗敬業、克難奮進、創新實干,努力形成學先進、找差距、創一流、做表率的良好氛圍。
【清水基層先鋒】
記清水縣十佳醫護楷模蔣存蓮

人們常說,護士是“白衣天使”。作為一名護士,白大褂、燕尾帽,一直忠誠相伴著蔣存蓮四季的色彩,她在平凡的工作中感受著人生百味,在生與死的考驗中磨礪著心路旅程。
蔣存蓮是清水縣人民醫院的主管護師,中共黨員,也是醫院內一科的護士長。多次獲得醫院“五星級護士”、“文明服務標兵”的光榮稱號,2012年被評為清水縣“十佳醫護楷模”。

1988年,滿懷對護理工作的熱情和向往,她從衛校畢業后來到清水縣人民醫院,成為一名普通護士,并以特有的韌性和鉆勁很快成為科室骨干。二十五年來她執著追求于護理事業,對工作認真負責,對技術精益求精,對同事一視同仁,對患者熱情主動、耐心周到,成為科室醫護人員的楷模。她用一顆善解人意的心滋潤著每一位患者,用勤勞的雙手呵護著每一位病人,讓生命的光彩再次綻放。正如她的人生格言一樣,“本本分分做人,兢兢業業做事,微笑著為病人撐起一片藍天”。

蔣存蓮說,身為護士,嫻熟的技術固然很重要,關鍵還要學會與病人溝通,能讓病人信任、讓病人主動配合治療的護士就是個好護士,對病人的宣教一定要選好時機、選好對象、耐心細致。她這樣說著,也這樣做著。80多歲的王茂齋老人脾氣古怪,入院后拒絕治療,一不留神就自已撥掉輸液針頭和輸氧管,難為壞了家屬和年輕護士。蔣存蓮便與老人時而拉家常、時而談治療、時而夸贊老人很有福氣,哄得老人很是開心。記者見到王茂齋老人時他正在接受治療,病情已有所好轉,笑著直夸蔣存蓮服務耐心周到,真是個好護士。

還有一次,一位老人突發腦溢血,吐的滿身都是污物,嘔吐物卡住喉嚨臉憋得發紫,病情危急。蔣存蓮二話不說沖上前,用手指掏出來嘔吐物,接著又給老人吸痰、吸氧、輸液……同病房的患者嫌異味太大,吵著鬧著要求將這個病人轉到樓道里。蔣存蓮一邊做其他患者和家屬的解釋工作,一邊端來溫水給老人擦洗,接連換了四盆水才將病人渾身上下擦干凈。此時的她忙得已是滿頭大汗,病房的患者和家屬感動地豎起了大拇指。

身為護士長的她,蔣存蓮對護士的要求也非常嚴格。她認為,只有對每一件事負責,病人的治療才會安全。“三查八對”是否嚴格執行,交接班是否及時、準確、到位,病人、藥品、物品的情況是否牢記于心,她除每天按例督查一次外,還隨時抽查護士的工作情況,確保萬無一失,保證病人的安全。她注重年輕護士的管理和培養,對待護士既嚴格要求,又大膽使用,使其各盡所能,鼓勵年輕護士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工作中成長提高。尤其是采取多種形式的崗位練兵,每周一到兩次護理與專科知識晨間提問與指導,每月組織4次理論與操作技能培訓,每季度開展一次技能考試,從而提高年輕護士的操作技能,使她們成為技術能手,更好的為患者解除病痛。說起護士長蔣存蓮,護士陳曉娟說,“她就像一位嚴師慈母,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對我們要求嚴格,在生活上就像母親一樣對我們關心入微,是我們的好榜樣。”天道酬勤,在蔣存蓮的帶領下,內一科的護理工作成績斐然,護理質量在全院綜合考核中多次名列前茅,為醫院打造了一支充滿活力、積極進取、團結奮進的護理團隊。

內科病人多,加之多數患者病情危重,病種復雜多樣,護理工作就更忙了。身為護士長的蔣存蓮更是經常加班加點,時常深夜回家,女兒已趴在餐桌上睡著了。對此,女兒怨言很大,但她總是微笑著對女兒說:“媽媽幫助別人,你支持媽媽,也在幫助別人呀!”汗水與她相隨,孤燈同她做伴,但她無怨無悔,用辛勤勞作換回歡聲笑語,用樸實無華換回青春無悔,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捍衛這神圣的職業。在這片莊嚴的圣地中就這樣默默的奉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