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興盛物流園區)
近年來,清水縣積極實施“工業強縣”戰略,按照“建設兩大平臺,打造兩大基地,培育三大產業,強化五大保障,實現兩個確保”的“22352”總體思路,以提升工業經濟總量為目標,以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建設為抓手,以招商引資為動力,繼續優化產業結構,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和優勢產品,努力培育形成食品加工業、能源化工業和礦產資源開發業三大主導產業產業集群,全面提升工業經濟總量和運行質量。

建設兩大平臺。清水縣充分利用牛頭河、后川河川道區土地資源和水資源優勢,建設以省級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為主體,以東關和新城工業集中區為兩翼,沿天平鐵路和莊天二級公路梯次展開的清水工業集聚區,努力打造循環工業城和生態酒業城兩大平臺,構建產城一體化的工業新城。循環工業城建設上要按照“一核兩帶四區一中心”的布局思路,重點發展商務、倉儲物流業、生物醫藥和農副產品加工、裝備制造業、能源化工等產業,大力吸納資本、技術、人才、品牌等要素,積極承接產業轉移,通過以“園”興“城”,以“城”促“園”,加快構建“產城”一體化發展格局,推進產業園區載體平臺轉型升級,努力將園區打造成為清水十億級產業集聚工業新城、“四化”融合發展先導區、承接產業轉移的基地和財政收入“倍增器”。天河生態酒業城建設上要堅持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規劃、高規格建設、高效益產出的原則,以盤活存量、做大總量、提升質量為目標,以品牌建設為核心,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產業結構升級與技術創新相結合、擴張規模與提升產業素質相結合,加快天河生態酒業城規劃與建設,培育形成“天河春”、“羲皇故里”白酒品牌以及阿膠、沙棘保健品為主導的億元產業群,全面提升我縣釀酒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推進全縣酒業食品業快速發展。

(天河酒業城技改擴建項目建設)
打造兩大基地(即打造隴東南能源化工清水基地和承接產業梯度轉移兩大基地)。依托天平鐵路沿線能源項目布局,力爭實施一批火力發電、生物質能發電、風力發電等一批能源化工項目,形成以火電、風電、煤化工為主的隴東南能源化工清水基地,為培育新能源產業提供有力支撐;搶抓東部產業梯度轉移和振興天水裝備制造業機遇,加強與天水市出城企業及國內裝備制造、醫藥電子企業的銜接,力爭建立“兩區一體”的發展模式,主動承接外溢產業和出城入園企業,積極發展中藥種植、飲片加工、大輸液、醫療器械、保健品等醫藥生產企業和電工電器、工程機械、電子通信、農機制造、輕紡等零部件加工生產企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培育三大產業(即培育壯大食品加工業、能源化工業和礦產資源開發業三大主導產業)。依托全縣林果、畜牧和水資源優勢,加快建設天河生態酒業城、給力礦泉水、華盛農業、匯濤蜂業、乾通核桃露、鑫淼肉雞加工等一批食品加工企業,做大做強食品工業,力爭到2016年,食品工業總產值達到2億元;依托天平鐵路、莊天二級路的交通區位優勢,加快引進一批優勢企業和重點項目,全力爭取建設2×1000兆瓦火力發電、三峽新能源30兆瓦風力發電、中石化5萬噸儲油庫等能源化工項目,加快培育戰略新興產業,力爭到2016年,能源化工企業總產值達到8億元,實現稅收1億元以上;依托縣域及張家川縣周邊豐富的鐵礦石資源,培育提升天賜實業、大元泵業、金坤礦業等骨干企業,通過聯合、引進相關企業和項目,延伸集采、選、煉、鑄、銷為一體的循環產業鏈條,增加礦產品附加值,實現礦產資源開發效益的最大化。力爭到2016年,礦產資源開發企業實現總產值3億元,上繳稅金0.5億元。

據了解,今年,清水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達到15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2.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0億元,稅收貢獻率達到50%以上。到2016年,全縣將確保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每年增長20%以上,確保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每年增長40%以上,努力保持工業經濟穩定增長,實現工業經濟總量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