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白沙鄉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今年3月,40多輛挖機、鏟車等大型機械開進清水縣白沙鄉魯溝村的深山里,打響了2013年白沙鄉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攻堅戰。8000畝山地修成平整的梯田,35公里田間道路砂化,14公里排水渠修砌完成,短短幾個月時間讓深山里的魯溝村發生了極大變化。說起這些變化,魯溝村黨支部書記魯培成不禁回憶著前些年的艱難情景,“山大溝深,窮山惡水,耕種作務無路可走,全靠人背牲口馱。”魯培成說:“如今全村的農田都是平展展的梯田地,農用車能直接開到地里,農業作務很方便,村上明年謀劃在這8000畝的梯田地里全部栽上核桃,村里就有了致富的產業。”8000畝的核桃對于有7個自然村、1716人的魯溝村來說將是一個規模極大的農業產業,而魯溝村數百棵上百年的老核桃樹,似乎印證著這片農業綜合開發的核桃適宜區美好的富民產業前景。

(西靈山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
從2010年開始,白沙鄉成為農發項目的重點覆蓋區,連續四年大面積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全鄉的道路、梯田等農業基礎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促進了貧困山區的產業發展,全鄉7村1.3萬群眾受益。白沙鄉黨委副書記郭志斌說:依托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白沙鄉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以核桃為主的干鮮果產業17000畝,同時套種全膜玉米、黃豆等經濟作用以短養長提高土地收益,為山區群眾增收致富奠定了堅實基礎。尤其在以白沙鄉、永清鎮為重點的西靈山2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清水縣通過整合農業、水務、林業、扶貧、畜牧等項目,按照“修梯田、栽果樹、覆全膜、調結構、促增收”的開發思路,實施山、水、林、田、路、渠、草、果及套種九項綜合治理,大規模、整流域、高標準推進核桃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建成了西靈山5萬畝干鮮果園示范基地,被市委、市政府確定為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區。

(西靈山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
哪里農業基礎條件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就落實到哪里,哪里適宜產業發展,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就跟進到哪里。“清水縣按照農業綜合開發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的開發模式,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實施,整合項目資金集中連片整流域綜合治理,確保建成一片、致富一方。”清水縣農發辦主任李應祥說,“通過近年來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項目區農業基礎條件和生態環境徹底改善,產業結構調整日益加快,農業科技含量大幅度提升,土地流轉步規模化經營穩步推進,農民技術得到提高,農民收入明顯增加,為推動全縣農業產業發展、促進廣大群眾增收致富奔小康了堅實基礎。”

(西靈山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
據了解,清水縣自2006年以來,共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26個,其中土地治理項目12個,自然災害損毀工程修復項目2個,產業化項目5個,部門項目7個,財政總投資10473萬元。先后改造中低產田3.93萬畝,建成高標準農田4萬畝,新修梯田27500畝,新修機耕路86.5公里,襯砌渠道78公里,新建渠系建筑物1245座,修建1000立方蓄水池5座,維修加固水庫一座,新建、修復配套機電井20眼,營造防護林0.28萬畝,土地流轉5000多畝。建成集噴灌、管灌、滴灌為一體的李家塬、陳家塬和泰山廟塬節水灌溉工程三處。扶持建成了4萬套蛋種雞繁育養殖基地、泰山廟塬2000畝蔬菜種植基地和清水縣優質核桃苗木繁育基地。扶持秦源牧業、鑫淼農畜產品開發有限公司、高山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清水縣蓬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示范帶動了全縣養雞、蔬菜種植、核桃種植等產業快速發展。

(石溝河流域2012年永清鎮中低產田改造項目)

(已建成的南干渠渠首)

(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砂化機耕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