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清水>>正文
2013年清水縣10大新聞(組圖)
(2014-1-1 19:28:08)  來源:清水縣委對外宣傳辦公室  打印本頁

  1、清水縣隆重表彰百名十佳先進弘揚社會正氣鼓舞創業干勁

  1月11日下午,清水縣舉行十佳先進集體暨個人風采展示儀式,為十佳先進集體及個人佩戴綬帶,沿街展示十佳先進集體及個人風采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隨后,在軒轅廣場隆重舉行了“十佳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對全縣評選出的甘肅天河酒業有限公司等“十佳工商企業”、清水縣紅堡鎮賈灣村等“十佳示范新村”、裴志福等“十佳產業大戶”、馬小平等“十佳實干先鋒”、羅振乾等“十佳平安衛士”、劉曉宏等“十佳鄉村干部”、潘建民等“十佳醫護楷模”、陳衛平等“十佳最美教師”、袁乘風等“十佳財稅標兵”、李秀珍等“十佳賢惠媳婦”共100名群眾公認、事跡突出,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及個人給予了表彰獎勵,引導和激勵全縣人民在發現先進、思考先進、感受先進中接受自我教育,進行自我審視,激勵自我提高,振奮精神狀態,弘揚社會正氣,鼓舞創業干勁,全身心投身到“建設幸福美好新清水”的偉大實踐中,為清水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大繁榮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近年來,清水縣緊緊圍繞縣十四次黨代會確立的一系列新思路、新戰略和新目標,聚力科學發展,振奮精神狀態,大打跨越硬仗,奮力奪取了交通道路大突破、城鄉建設大變樣、產業建設大邁進、發展環境大改善的新跨越,全力開創了交通區位提升、發展基礎夯實、民計民生改善、群眾福祉增加的新局面,努力開辟了“建設生態良好、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充滿活力、獨具魅力的西部科學發展特色縣”的新階段。

  2、清水縣打造新興工業城加快工業強縣步伐

(投資2.9億元的天河生態酒業技改擴建項目加快建設)

  2013年,清水縣大力推進工業經濟“22352”工程,狠抓省級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建設,投資2.9億元的天河生態酒業城技改擴建項目完成投資1.5億元,占地220畝、總投資3億元的興盛物流園區一期工程全面建成,已建成框架商鋪11棟,鋼結構倉庫23棟,匯濤蜂業、華盛食品等入園企業有望明年建成投產,一座引人矚目、充滿希望的新興工業城逐步顯現。2013年全縣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1.91億元,同比增長20%。
  近年來,清水縣大力實施“22352”工業強縣戰略,建設循環工業城和生態酒業城兩大平臺,打造隴東南能源化工清水項目區和承接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區兩大基地,培育壯大食品加工業、能源化工業和礦產資源開發業三大主導產業,強化政策引導、規劃引領、項目帶動、資金支持、環境優化五大保障,工業經濟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 

  3、清水縣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中國溫泉之鄉”

  2013年初,清水縣被國土資源部正式命名為“中國溫泉之鄉”,這也是甘肅省首個被評為“中國溫泉之鄉”的地區。

  地熱資源作為清潔、環保、可再生的新型能源,是國家倡導和鼓勵開發的能源之一。清水縣地熱資源豐富,溫泉水為渭河谷地斷裂層上的高熱礦泉水,水溫達53.5℃,24小時涌水量576噸,是中國十三大名泉之一。經鑒定,水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礦物質及鋰、鍺、硅、硼、鍶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被譽為“生命之花”的鋅含量居全國第一,具有很高的醫療價值。

  近年來,清水縣堅持“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原則,把溫泉作為發展旅游業的龍頭來抓,制定了《清水溫泉生態旅游景區規劃》和一系列開發優惠政策,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建成了溫泉游客接待服務中心、溫泉森林公園和清水溫泉度假村、湯浴溫泉、玉泉訓練基地3家旅游接待中心,初步形成了集沐浴療養、休閑度假、避暑觀光、體育健身、公務會議為一體的溫泉生態旅游景區。清水被命名為“中國溫泉之鄉”,大大提升清水溫泉產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做大做強溫泉產業提供良好的機遇,為清水旅游產業的騰飛插上“金翅膀”。

  4、清水縣3000干部深入石溝河流域幫建果園 人均建園超兩畝

  3月14日,清水縣召開干部職工雍陳梁石溝河流域果樹建園動員大會,動員全縣94個單位的3000余名干部職工深入石溝河流域幫助農民建果園、鋪地膜。3月下旬為期半月的時間里,清水縣上至縣委書記、下至普通干部,每個人每個單位在石溝河流域劃片領任務,奮戰在建園一線,栽植核桃8600多畝,干部人均幫建2畝園,為民打造增收致富大產業。

  永清鎮石溝河流域萬畝優質核桃示范帶是今年清水縣新建項目之一,是全縣核桃產業布局中的“重頭”,涉及永清鎮比較偏遠的張揚、雍陳、暖灣、豐盛4村,區域面積8641畝。2013年,清水縣堅持把林果業放在全縣四大優勢產業的首要位置來抓,啟動實施了西靈山流域、石溝河流域、響水河流域、三灣梁流域、鐵爐梁流域、水清梁流域等6個5萬畝以優質核桃為主的現代農業科學發展干鮮果示范區建設工程,整山系、整流域、高標準建成了西靈山、石溝河流域、響水河流域萬畝優質核桃示范基地、白沙趙溝流域5000畝示范基地、豐望后堯灣等18個千畝以上優質干鮮果示范基地,共新建干鮮果基地66205畝,止目前,全縣保存干鮮果基地42.85萬畝,為實現“人均兩畝園、收入上萬元”奮斗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5、清水縣建成新農村122個 37313戶15.6萬多人住進新居

(秦亭二坊新村)

  2013年,清水縣依托易地扶貧搬遷和危房改造項目,重點推進紅堡鎮崔劉村等10村736戶新村建設,唐楊村、倪徐村、杜川村已全面竣工入住,崔劉村一期工程、秦亭鎮趙堯村一、三、四組群眾住房主體完成,新城鄉方灣村、白駝鎮姚黃村新村建設加快推進,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近年來,清水縣依托易地扶貧搬遷、災后重建、農村危舊房改造、城鄉一體化試點、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和新農村建設等項目,探索出了易地搬遷型、舊村改造型、災后重建型、勞務帶動型、產業支撐型、農家樂觀光旅游型等6種新農村建設模式,走出了一條符合清水實際的新農村建設路子。自2006年以來,全縣已累計建成新農村122個,37313戶15.6萬多人住進新居。

  6、清水縣千名科級干部下基層接地氣轉作風

  5月13日,清水縣千名科級干部聯村聯戶“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辦實事、促發展”活動動員大會之后,全縣1028名科級干部切實轉變干部工作作風,紛紛走出機關,掌握農業農村工作現狀,確保黨和國家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一線。一項“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辦實事、促發展”活動在清水大地上全面展開。

  清水縣1028名科級干部圍繞“進村入戶轉作風、為民務實辦實事、凝心聚力促發展”的一個目標和“宣講政策法規、轉變工作作風、夯實基層組織、促進和諧穩定、助推雙聯行動、推進富民產業、共建美麗鄉村、落實惠民政策”的8項任務,帶著感情、帶著任務、帶著責任走進農村基層,下功夫解決加快發展的突出問題,著力推動廣大農民群眾實現夢寐以求的小康夢想,傾心譜寫“進村入戶轉作風、為民務實辦實事、凝心聚力促發展”的創業新篇章。

  7、清水縣遭遇百年不遇嚴重自然災害 全縣上下萬眾一心搶險救災

  今年6月至7月,清水縣遭受持續強降雨襲擊,尤其是“6·19”、“7·22”特大暴雨災害,致使清水境內牛頭河、南道河、后川河、湯峪河4條主要河流水位全面暴漲,超警戒水位運行;山洪、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災害使清水縣通往外界的兩條公路干道莊天二級公路和清社公路全線中斷,縣內堤防全線告急,大片農田被毀或受淹,大量城鄉居民住房倒塌或嚴重受損,許多地方整村山體滑坡,泥石流淹沒村莊。全縣18鄉鎮260個行政村1028個自然村不同程度受災,“十一五”以來的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損毀,累計受災人口達到39358戶184962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40543.12萬元,遠遠超過“5.12”地震帶來的損失。

  災情發生后,清水縣委、縣政府先后緊急啟動暴雨、山洪、泥石流、地震等搶險應急預案,全縣動員,迅速行動,全力以赴展開防汛抗震救災工作。全縣干部深入基層一線展開防汛抗震救災工作,發動群眾開展生產自救,排摸災情,排除險情,恢復中斷的交通,搶修和加固水毀堤防。縣、鄉、村三級干部深入重點鄉村,進村入戶穩定災民情緒,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確保受災群眾有住所、有干凈水喝、有飯吃。全縣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全力開展搶險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全縣以水毀河堤、交通道路、農村住房為主的災后重建工作扎實推進,取得明顯成效。

  8、清水縣軒轅湖公園暨水舞廣場竣工向市民開放

  8月4日晚,清水縣舉行軒轅湖公園暨水舞廣場竣工儀式,標志著全縣人民盼望已久的軒轅湖公園暨水舞廣場正式落成向市民開放。軒轅湖公園暨水舞廣場是清水縣搶抓華夏文明傳承創新示范區建設重大機遇,建設生態文明縣的重點項目,是清水縣傳承軒轅文化、建設美麗縣城的標志性工程,也是創新文化發展載體,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的重要舉措,對于進一步弘揚軒轅文化,做大做強旅游產業,促進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軒轅湖公園暨水舞廣場位于清水縣牛頭河北岸,紅崖觀西側,總占地面積8.7萬平方米。該公園的功能定位是健身休閑、文化娛樂、公共活動。內有溯源橋、始祖橋、中華橋、九州橋、龍源橋5座橋梁和環湖路構成了瀏覽通道,設計有雕塑、噴泉、文化柱、景石、水榭、塑石硤谷、涼亭、假山、水車等景觀元素,建有竹林、美人蕉園、玉蘭園、牡丹園、月季園,湖體呈“龍”字和湖水入口“中”字造型,堆砌的軒轅丘山體,把軒轅黃帝與中華文化有機結合,體現了清水作為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出生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工程歷時一年半,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軒轅湖公園及水舞廣場的建成使用,在完善縣城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面貌,豐富市民生活,加快宜居環境城市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9、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第四屆軒轅文化節暨清水溫泉消夏養生旅游節成功舉辦

(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第四屆軒轅文化節暨清水溫泉消夏養生旅游節)

  8月5日上午9時許,備受各界關注的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第四屆軒轅文化節暨清水溫泉消夏養生旅游節“敬拜軒轅、祈福平安”開幕文藝演出在清水縣軒轅廣場隆重舉行,拉開了節會的序幕。

  節會期間,“昊峰杯”清水溫泉消夏養生旅游節啟動,“中國溫泉之鄉”石刻揭幕,“祈福清水·天河之夜”賑災晚會成功舉辦,軒轅湖公園暨水舞廣場竣工開放,天河酒業有限公司新產品上市,同時還舉辦了發展成就展、“華夏文明之源·中國溫泉之鄉”精品書畫攝影展、軒轅谷落成典禮暨民間祭祀活動、“品天河美酒·游魅力清水”旅游促銷活動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旅游主題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近年來,清水縣搶抓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機遇,堅定不移實施文化強縣戰略,精心打造“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溫泉之鄉”、“甘肅省軒轅文化之鄉”三大品牌,為促進清水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科學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10、西秦腔歌舞傳奇劇《軒轅大帝》成功搬上舞臺

(西秦腔歌舞傳奇劇《軒轅大帝》)

  10月24日晚8時,清水縣創排的西秦腔歌舞傳奇劇《軒轅大帝》在軒轅大劇院審查演出。《軒轅大帝》利用現代舞臺燈光和舞美效果再現了中華民族始祖軒轅播百谷種草木、制衣冠建舟車、定算數創醫學、制音律創文字,大力發展生產,并戰勝炎帝于阪泉,戰勝蚩尤于逐鹿,統一華夏民族的情節。整場演出氣勢宏大,劇情跌宕起伏。

  《軒轅大帝》是清水縣以本土鄉村文藝工作者等非專業演員作為全劇演員班底,精心打造的以歌舞劇形式表現古老秦腔藝術,有機融合戲曲與歌舞藝術的舞臺精品劇目。整個劇情不僅彰顯了軒轅故里清水的傳統文化,秉承著“勇于創新、敢于斗爭、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軒轅文化精神。《軒轅大帝》的成功編寫創排,對于緬懷始祖功績,打造軒轅文化品牌,促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提升清水乃至天水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必將成為清水“弘揚軒轅文化、傳承華夏文明、打造祭祖圣地、培育旅游產業、擴大對外開放、加強交流合作、推進轉型跨越”的又一里程碑。

攝影相關圖片
賞雪水簾洞(圖) 清水縣賈川鄉梅江村(圖) 麥積山2013年的第一場冬雪 金秋十月賞紅葉(圖) 石門秋景(組圖) 走進“辣椒之鄉”(圖) 走進豐望蘋果園(圖) 初秋走草川(圖) 《軒轅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