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清水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從2014年1月20日正式啟動,9月基本結束,全縣18個鄉鎮黨委和62個縣直部門、單位參加活動,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主要內容和“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著力抓好“學習教育、聽取民意,查擺問題、開展批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三個關鍵環節,大力開展“八項專項行動”,努力做到“六個堅持”,力求取得“六個實效”。清水縣各新聞媒體開設“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欄,解讀政策精神、宣傳活動動態、挖掘先進典型,引導全縣廣大干部群眾以飽滿的精神、昂揚的姿態和扎實的工作,組織好、開展好這項活動,為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建設幸福美好新清水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欄】
清水開展效能風暴
打好“五大攻堅戰”優化發展環境
![1307041722ca3eb1647c1471f0[1].jpg](/Files240/BeyondPic/2014-2/26/140225173376d506255da80af3.jpg)
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為進一步打好改進工作作風、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務環境、規范行政執法行為、落實重大責任“五大攻堅戰”,痛下猛藥,根治頑疾,徹底解決重大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服務過程中的吃拿卡要、推諉扯皮等不作為、亂作為行為。清水縣在全縣廣泛、深入、扎實、有效地開展好效能風暴專項行動,深入開展民主評議機關作風和政風行風活動,在解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問題上給力、亮劍,著力優化發展環境。
![12073121007b111f87be4103c3[1].jpg](/Files240/BeyondPic/2014-2/26/1402251733f7b970582eee590c.jpg)
清水縣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效能風暴專項行動中,把打好改進工作作風、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務環境、規范行政執法行為、落實重大責任“五大攻堅戰”作為重點任務。即打好“改進工作作風攻堅戰”,嚴明紀律,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開展公款送禮、公款吃喝、侵害群眾利益行為等方面專項整治,加強對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雙十條”規定精神情況的監督檢查。打好“轉變政府職能攻堅戰”,推進政府機構改革,科學配置部門及內設機構權力和職能,系統謀劃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承接上級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對現行行政審批項目進行再梳理、再取消和再調整,加強對保留審批項目的監管,優化行政審批流程,加強對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的檢查監督。打好“優化政務環境攻堅戰”,深化政務公開,全面推進政務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加快綜合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加強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強化行政效能監察。打好“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攻堅戰”,全面落實行政執法經費財政保障制度,理清行政執法主體,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集中整治行政執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防止惡性事件發生。打好“落實重大責任攻堅戰”,強化行業主管部門對生產安全、生態安全、食品藥品安全和扶貧攻堅資金使用的監管責任,建立紀檢監察機關與行業監管部門的協調溝通機制,加大執紀問責力度。

清水縣在開展效能風暴專項行動中,注重創新方法,強化保障措施,在工作中具體做到“五個突出”、確保“五個到位”。即突出班子建設,確保組織領導到位。開展“效能風暴專項行動”,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一把手”要統籌全局,率先垂范,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領導力量到位、落實措施到位、工作責任到位。突出解決問題,工作落實到位。要切實把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作為開展效能風暴專項行動的突破口,在轉變工作作風上見實效、動真格。突出優化環境,輿論宣傳到位。優化發展環境是這次效能風暴行動的重要工作目標,也是整個行動的著眼點和落腳點,新聞媒體要加大宣傳力度,及時真實地報道開展效能風暴專項行動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好典型,為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突出責任追究,督查指導到位。縣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和各督查小組要切實負起責任,加強對歸口單位、下屬部門效能風暴行動的指導,對發現的效能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嚴格運用組織、紀律和法律手段,嚴肅追究主要責任人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切實增強效能風暴行動的震懾力。突出整章建制,考核獎懲到位。通過“效能風暴專項行動”,建立健全一批管用務實的規章制度,逐步使機關和干部作風效能步入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以科學有效的激勵獎懲機制促進作風效能建設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