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清水縣全面開展整頓一批軟弱散渙黨組織、培訓一批黨務工作者、組建一批基層黨組織、規范一批黨建活動陣地,選樹一批先進典型、處置一批不合格黨員、健全一批規章制度、成立一批村民監督委員會等“八個一批”活動,極大豐富了活動載體,推動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的有效落實。
在“八個一批”活動中,對18個鄉鎮黨委和19個部門黨(工)委所屬的基層黨組織,從班子建設、制度建設、活動場所建設、黨組織及黨員作用發揮、工作業績等方面,科學設定分類標準。按照“一個后進黨組織一套方案,一名包抓領導,一個結對幫帶先進黨組織,一名責任人員”的“四個一”整改辦法,對2013年度全縣綜合目標責任書考核排名在后的3個鄉鎮、3個機關單位開展集中整頓。按照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確定的重點內容,分批對79個縣直單位、18個鄉鎮、260個行政村、5個社區、42個非公企業、40個新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進行了專題培訓。在全縣82個“兩新”組織中開展以“四規范四提升”為主要內容的黨建規范提升年活動,新組建“兩新”黨組織10個。大力實施“先鋒引領”工程,分行業、分領域確定11個農村黨建示范點、1個社區黨建示范點、5個機關黨建示范點、3個“兩新”黨組織示范點。
通過“八個一批”活動的開展,充分發揮村民監督委員會作用,對涉及群眾利益的村級事務,特別是在農村集體資源、資產處置招標投標過程中,監委會成員全程參與討論,參與決策;對村級財務,只有監委會理財小組成員代表群眾理過的方能報支,讓群眾看到“放心賬”,為村民“審計”干部打造了平臺;對村干部勤廉情況,每年都開展“述詢評”活動,聽取村干部“雙述”,讓群眾給村干部提意見和建議,監委會堅持跟蹤監督,全程了解掌握情況,督促村“兩委”班子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