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縣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堅持問題導向,從表現突出的具體問題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入手,對查擺出的問題不等不拖,采取多項措施,邊查邊改,即知即改,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
縣級領導帶頭改。縣四大組織領導班子和縣級黨員領導干部按照先改一步、做出示范的要求,對查擺出來的問題,積極主動進行整改,為全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樹作出表率。一是迅速行動即知即改。在即知即改問題方面,縣委常委會需整改的問題87個,已整改落實28個;縣人大常委會黨組需整改的問題66個,已整改落實18個;縣政府黨組需整改的問題141個,已整改落實53個;縣政協黨組需整改的問題53個,已整改落實18個。二是分門別類定向整改。針對查擺出的作風、工作等不同方面的問題,區別對待。在作風問題方面,縣四大組織領導班子和縣級黨員干部堅持立行立改,并誠心請領導、同事和廣大干部群眾幫助和監督,積極主動改正,徹底清除作風之弊、行為之垢。在工作問題方面,堅持誰的問題誰負責的原則,對自身存在的問題,縣四大組織領導班子和縣級黨員領導干部親自動手,抽時間、擠空子彌補不足,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對需要指導下級落實的問題,將問題細化到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建立上下聯動的整改機制,確保將問題真正改在基層,改到群眾滿意為止。三是帶頭制定整改計劃。針對查擺出的問題,制定詳細可行的整改計劃,明確具體整改措施、完成時限和達到的效果,確保整改落實有序推進。四是帶頭落實各項規定。全面完成辦公用房清理,共調整騰退辦公用房120多間2067平方米;嚴格執行公務經費使用標準,大力壓縮經費開支,至目前,縣財政總支出下降20%;注重精簡文件會議,今年以來,全縣精簡各類會議52場(次),與2013年同期相比減少20%,縣委、縣政府文件簡報數量減少62份(期),同比減少27.5%;切實改進會風,對開會遲到早退、頂替參會、會議期間隨意進出等問題做出明確規定,對違反會風的20人進行了誡勉談話,10人進行了通報批評,推動了干部作風的明顯好轉。
公開承諾監督改。全縣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對查擺出的問題和整改計劃,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進行公示和公開承諾,接受群眾的評議和監督,推動整改落實深入開展。一是及時進行公示。各鄉鎮和縣直有關部門通過公示公開欄、廣播電視、網絡和顯示屏等平臺,對改進作風、便民利民的事項、措施和監督電話等進行公示。各村有效利用公示公開欄和廣播,對方針政策落實、低保評選、惠農資金發放、代辦事務流程、社會救濟和救災賑災款物使用、征用土地補償及分配、宅基地審批等群眾普遍關心的事項進行公示,接受廣大群眾監督。二是大力推行承諾。各鄉鎮和執法監管部門、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廣泛開展了公開承諾活動,對減化辦事流程、減少服務環節、精減收費項目、改進工作作風等方面工作,主要領導在縣電視臺《群眾路線話服務》欄目進行公開承諾,接受全縣人民的監督。目前,縣四大組織領導班子帶頭公開承諾整改事項72個,45個縣直部門、單位公開承諾整改事項683個,鄉鎮、村(社區)公開承諾整改事項646個。
專項治理集中改。結合各種專項活動抓好整改落實,推動即知即改取得更大成效。一是切實抓好“八個專項行動”。大力開展“理論武裝、調查研究、正風肅紀、效能風暴、維護群眾權益、基層組織專項治理、城鄉環境整治、‘聯村聯戶、為民富民’”專項行動,集中治理和解決機關“流行病”、文山會海、辦公用房超標、公職人員兼職、“三亂”、制度執行不力等六個方面的問題。二是切實抓好“458”活動。大力開展“458”入農戶、聽民聲、解民困、理民事聯村聯戶活動,充分發揮縣級黨員領導干部帶頭、聯村干部表率、黨支部戰斗堡壘、黨員先鋒模范4個層面的作用,充分調動黨員、干部、致富能人、產業大戶、先鋒模范5個層面人物在改進作風、服務群眾、推進發展方面的工作積極性,完成征求一批意見、開展一次宣講、公開一批村務、抓好一次環境整治、慰問一個困難戶、解決一個信訪問題、調研一個專題、撰寫一篇調研報告8項具體工作任務,促進干部思想上牢記群眾、工作上深入群眾、作風上親近群眾,推進全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三是切實抓好“六小民生實事”和“十三大惠民工程”。啟動實施背街小巷、鄉間小路、村野小橋、小溝小渠、垃圾處理小場點和文化健身小廣場“六小民生實事”,啟動實施城鄉教育助學、城鄉飲水安全、社會保障擴面提標、富民產業推進、住房保障建設、疾病防治工程、身邊小案集中破案、信訪積案化解、就業創業幫扶、鄉村公路改造、公共設施提升、文化體育惠民、辦事公開承諾工程“十三大惠民工程”,引導全縣上下通過認真查擺問題,聚焦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身邊事,扎實做好整改落實,切實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建章立制規范改。堅持聚焦“四風”、即改即建、上下配套、務實管用、改革創新的原則,健全和完善黨員干部為民務實清廉的長效機制,切實把解決突出問題的好經驗好做法用制度固定下來,把解決問題、整改落實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來抓。一是全面梳理打好基礎。對作風建設方面的現有制度進行一次全面梳理,根據現有制度在實踐中的作用發揮情況以及實際工作對制度建設方面的需求情況,分為重申、廢止、修訂、新建等不同類別,全面推進制度建設工作。二是分層分類制定計劃。按照不同層級、不同領域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分層分類列出制度建設清單。同時,主動對接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期間上級行業系統已經制定出臺的制度規定,研究提出具體貫徹落實措施。三是層層審核嚴格把關。制度建設工作實行三級審核把關,由本單位黨組織、縣委各督導組、縣委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逐級把關,增強制度建設的合理性和科學性。至目前,全縣共廢止不適用的制度67件,修訂完善制度142件,新建制度121件,有效解決了制度建設與新形勢新要求之間的矛盾,用制度約束了黨員干部的行為,把整改落實的經驗成果固化為長期堅持的行為規范,進一步深化了整改落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