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記者 牛彥君
清水人的“母親河”是牛頭河,而牛頭河的源頭在風景秀美、山巒疊翠的山門鎮玄頭村附近。
從遠處看,玄頭村位于隆起的高臺上,與周圍相對隔絕,若不是一條綿延盤旋的嶄新公路,幾成“孤島”。
時進初伏,記者走進了這個山村,發現滿村的花椒紅了,成排的“別墅”建起來了,自來水通到了每家每戶,通往外界的班車每天都有……
路通了,出行方便了
“現在,騎摩托車就可到山頂看云海!鄙介T鎮黨委書記韓勇在一處叫觀景臺的寬敞地方停下來,指著群山中的云霧,高興地介紹。
“沒這條路之前,我們這里實在是很艱苦,現在好了,它給我們帶來了幸福,帶來了富裕。”韓勇說的這條路,其實并不單單是玄頭村的通村路,它是一條打通清水縣山門鎮至玄頭村連接麥積區元龍鎮底川村的公路,全長42公里。
從村部留下來的老照片中記者看到,多年前,玄頭村唯一一條連接外界的道路是土路,坡陡彎急,路幅狹窄,路基脆弱,若遇陰雨天氣,外邊進不來,里邊出不去。
村民們也曾自發修過路,但始終暢通不起來。由于交通不暢,信息閉塞,收入單一,全村貧困率為100%。
雙聯行動開始后,省交通運輸廳聯系玄頭村。在了解到村民之苦、村莊之困后,廳里制訂了詳細的幫扶計劃,并多方匯報,積極爭取,一條總投資2520萬元、全長42公里的道路項目落地了。
工程于2012年9月21日開工建設,于2014年初竣工投入使用,并開通了元龍鎮—玄頭村—縣城的對開班線車,沿途新建班車停靠點9處,解決了沿途10個村3000多名群眾乘車出行的難題。
“路通了,更是方便了群眾看病和農產品運輸!毙^村黨支部書記張長喜說。
花椒紅了,群眾笑了
玄頭村地處渭河北岸,避風向陽,土壤肥沃,氣溫較高,發展林果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山門鎮黨委政府和省交通運輸廳積極宣傳動員群眾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以花椒、核桃為主的林果業,多渠道增加群眾收入。
2012年春季,在原有700畝優質掛果花椒園的基礎上,高標準、集中連片規劃新建500畝花椒園,栽植花椒1.5萬株。秋季又規劃新建核桃園500畝,使全村林果面積達到1700畝,實現“人均2畝園、收入上萬元”的目標。
同時,雙聯干部幫助村里制定出臺管理辦法,與栽植戶簽訂管護責任書,并多次邀請專業技術人員,舉辦科技培訓,深入果園面對面、手把手教技術、傳經驗,提高了建園成效。
而今,玄頭村的花椒已經紅遍了山頭。記者在山路上碰到了正挑著扁擔往前走的趙小明!斑@一擔就是50斤哩!壁w小明說,最近全家4口人每天最少能摘花椒75公斤。
村民馮瑞芳種著4畝花椒,請了8個人幫忙采椒。他家的花椒園在修路時讓出了3畝地,但他覺得值。順著他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一輛輛收椒車已開到地頭。
“以前種花椒,由于運輸不及時,放壞了不少,現在不用發愁了!彼吲d地告訴記者,今年椒繁,產量高,每畝干椒能賣1萬多元,除去成本,也能凈掙6000多元。
為了增加花椒、核桃的附加值,村里選址新建花椒核桃加工廠。加工廠已開工建設,第一期擬建花椒初級加工車間300平方米,輔助生產車間100平方米,晾曬場1500平方米,購置烘干設備2套、花椒篩選機2臺、真空包裝機1臺,第二期計劃建一處氣調庫。
同時,由本村創業青年帶頭,注冊成立了天水市清水縣鴻偉農業有限公司,成立了董事會,注冊了“玄頭大紅袍”商標,開展本地花椒初加工業務。
水通了,新房建起來了
吃水難是玄頭村的又一大難題,長期以來,大家吃的是窖雨水。
貧困戶郭長生家里曬滿了紅紅的花椒,讓他更高興的一件事就是吃上了干凈的自來水。
為徹底解決人畜飲水難題,省交通運輸廳協調投資49.8萬元,在玄頭村實施了人畜安全飲水工程,自來水入戶150戶,有效解決了玄頭村700多人生活用水難題。
郭長生在外打工的兒子近日回家來摘椒,他告訴記者,家里還有一件喜事——新居快建好了。
玄頭新村建設項目,是發改部門列項的2014年度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涉及搬遷農戶36戶205人,住宅為瓦屋面二層樓房,每棟建筑面積10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744平方米。
截至目前,36戶住房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正在實施圍墻、大門等附屬工程,將于年內全部搬遷入住新居。
按照省交通運輸廳提出的“打造園林式村莊”目標,先后兩批下撥玄頭村小巷道硬化資金100萬元,啟動實施舊村改造工程。目前,玄頭村家家戶戶門口通了水泥路,不僅方便了群眾出行,而且極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省交通運輸廳還投資160萬元,新建占地5畝建筑面積309平方米磚混雙面結構、斜面屋頂的集汽車站、村級辦公、綜合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村級組織服務場所1處,使村級辦公條件得到了徹底改善。
“省交通運輸廳給山門鎮的交通道路建設給予了大力支持,為旺興、吊山、史溝、什字、南山等5村列項實施了通暢工程,使全鎮15個村實現了通水泥路的目標!鼻逅h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趙建峰說,不僅如此,還落實了山門中街大橋改造項目,總投資120萬元,年內將建成通車;啟動實施了旺興村村級活動場所建設,總投資1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