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進一步發揮“清水好人”的典型示范作用,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縣實現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今年以來,清水縣廣開渠道,嚴格推選模范典型,從在清水工作、生活、學習的所有市民和在外地工作、生活、學習的清水籍市民中評選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勤勞節儉等方面表現突出、事跡感人、群眾認可的“清水好人”將通過多種形式,以講故事的方式,廣泛宣傳“清水好人”的先進事跡和高尚精神,與廣大市民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形成人人學習好人,人人爭做好人的良好氛圍。
【清水好人】
吳安成:子孝長輩樂 家和萬事興

常言道,“人生五倫孝為先”,在中國悠久的文化歷史長河,“孝”被認為是人的一種基本美德而千古流傳,無數的孝子被稱頌、謳歌,孝子的事跡也被人們千古傳頌,永載史冊。在清水縣松樹鄉左李村,就有這樣一位被村民稱贊的大孝子,他就是吳安成。
今年40多歲的吳安成,是村里公認的大孝子。由于父親去世的早,是母親一手含辛茹苦把家中幾個孩子拉扯大。那時候家里窮,在加上兄弟姐妹多,為了不讓孩子們受罪,母親總是一個人忙里忙外,吃了很多的苦。老人吃的苦在吳安成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暗自發誓以后一定要孝敬母親,讓母親不在受罪,過一個幸福的晚年。
生活慢慢好起來的吳安成并沒有忘記母親的養育之恩,平時只要有空,他就幫助母親做飯,在和家人的日常生活中營造其樂融融的家庭氣氛,讓母親心情愉悅。隨著年齡增大,老人孤獨感日漸增加,為了排解母親的寂寞,吳安成總是陪同母親和家人外出散步,給老人講一些外面的見聞,讓老人解除孤寂。為了不讓母親為家庭的瑣事再煩心,自己的煩惱從不帶到家里,夫妻間一些瑣事也從不在母親面前爭嘴,把家里最和諧的一面展現給老人,讓老人舒心的享受天倫之樂。為了能夠及時掌握老人的身體狀況,吳安成經常帶母親到鄉衛生院檢查身體。老人已經是70歲的人了,一些老年人的心臟病、高血壓等嚴重疾病老人也有。每次母親生病,吳安成 都親自陪護,端茶倒水,送湯送飯,就像母親當初撫養自己一養,盡心盡力的照顧著老人。他經常囑咐妻子,教育孩子,一定要孝順老人,關心照顧好老人,讓老人能夠安度晚年。
在他孝心帶動下,兄弟姐妹也是非常團結、家庭和睦,在家里形成了老人關心孩子,孩子孝順老人的良好家庭氛圍。吳安成以實際行動帶動兄弟姐妹幾人一起孝敬老人,在姊妹間形成了爭相盡孝的良好家風,同時也贏得了街坊四鄰的廣泛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