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全省“6873”交通突破行動動員大會召開之后,清水縣找準交通扶貧薄弱環節,提出實施“6113”交通突破行動,即從2015年起,用6年時間,完成投資100億元以上,建成公路、鐵路1000公里以上,實現全縣公路暢通、鐵路連通、養護體制改革三大突破。
清水縣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交通扶貧開發工作的任務書、作戰圖和時間表,成立了交通突破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明確各部門職責,靠實工作責任。同時,縣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農村公路建設。

清水縣緊緊圍繞2016年底行政村瀝青(水泥)路全通暢、貧困自然村砂礫路全覆蓋的目標,加大項目建設力度。2015年,投資10590萬元建設的62條211.8公里建制村通暢工程全面完成。結合天水市精準扶貧“一個提速、四個提前、四個加快”的要求,提前啟動2016年8條25.051公里通暢工程建設。自籌資金646.8萬元,建成李溝至蔡灣2.49公里三級公路;自籌資金695.7萬元,按每公里10萬元的補助標準,建成貧困自然村砂礫路30條69.57公里,并計劃明年再修建通村公路151條463公里,到2016年底,實現121個貧困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自然村砂礫路全覆蓋。

加快項目前期工作進度,完成了麥積區社棠鎮至南峽至清水縣城國防戰備公路和S529縣清水縣城至社棠三級公路項目環評、選址、建設用地預審、風險評估及工可研報告編制等工作,建成金集至賈川等3條65.2公里生命安全防護工程。拓寬融資渠道,由縣財政資入3000萬元,委托清水縣農村公路養護站注冊成立了清水縣交通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創新建設模式,以股份制方式與甘肅天嘉交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啟動清水縣一級客運汽車站建設。

在“6113”交通項目推進工作中,狠抓項目前期工作和項目建設兩個關鍵環節。在項目前期工作中,從立項、審批、招投標等方面確定專人、明確時限、全程跟蹤服務,直至項目落地實施。在項目建設中,成立了農村公路建設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推行縣級領導包鄉鎮抓統籌、交通局科級干部包片抓指導、專業技術人員包項目抓質量、一般干部包路段抓進度的“四包”責任制,實行定目標、定任務、定人員、定責任、定標準、定時限的“六定”措施,確保了人人肩上有擔子、個個身上有壓力,全力推動項目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