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鳳山(龜鳳山) 天水在線攝于11月8日
11月8日,立冬日,天水在線一行走進麥積區歸鳳山(龜鳳山)攝影采風。雖已立冬,但歸鳳山(龜鳳山)仍秋意濃濃,層林盡染。
龜鳳山
文/安志宏

歸鳳山(龜鳳山) 天水在線攝于11月8日
龜鳳山在麥積區甘泉鎮龜鳳村,距天水火車站30公里,與秦州區皂郊鎮太陽山森林公園毗鄰相望。山區四周峰巒疊翠,風光秀麗。龜鳳山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明代肅王朱熾宏妃子死葬于此,一說是指龜、鳳兩座山,故又叫龜鳳山。

歸鳳山(龜鳳山) 天水在線攝于11月8日
《秦州志》有記載:“如龜伸首,似鳳展翅,故名龜鳳山。”龜峰山腳,兩根石柱橫谷,俗稱“石門坎”,左右兩谷間溪水在此交匯,蜿蜒向北而去。龜山有道可通山頂,崎嶇盤旋,十分陡峭。鄉人諺語:龜鳳山,山路十八盤。夾道林木遮天,緣山道盤旋穿林而上,猶龍穿行。春夏季節,山坡野花爛漫,林間鳥鳴宛轉,情趣盎然。秋冬之季,層林盡染,漫山紅葉,絢麗燦爛。野果掛枝,香氣誘人。山腰有平臺,狀如龜頭,龜頭前俯,伸于溪水,故有“壽龜戲水”傳說。

歸鳳山(龜鳳山) 天水在線攝于11月8日
龜山山頂頗似龜背,有約面積1500平米的平地,建有佛、道寺廟,寺院有明代嘉靖甲寅年肅王朱熾宏親筆題寫的“云光寺泰昌登極”匾額,極為珍貴。鳳山蜿蜒環抱龜山,似金鳳展翅,東西二山如雙翼,極為險峻,無路可攀。西邊山峰四棱直立,似鐘,名鐘山。峰下有危崖,遍生翠柏,風動柏濤,嘩嘩作響,故名柏響崖。崖下有神仙洞,極幽深。東山峰頂渾圓平坦,似鼓,名鼓山。山下是潺潺流水,曲折縈繞,更增添了龜鳳山的幽趣。

歸鳳山(龜鳳山) 天水在線攝于11月8日
近年來,當地群眾在發展旅游上做了大量工作。將從龜山山底到山頂的公路推開鋪沙,游人可以坐車直達山頂;殿宇建筑也日趨完整,已建成氣勢宏大的廟宇院落,并有專職宗教人士。山下村莊明堂瓦舍,干凈整齊,也可為游人提供當地農家飯菜。游人從山上乘興下山,可入農家,親嘗山野菜,吃雜糧飯。(文/安志宏)

歸鳳山(龜鳳山) 天水在線攝于11月8日

歸鳳山(龜鳳山) 天水在線攝于11月8日

歸鳳山(龜鳳山) 天水在線攝于11月8日
歸鳳山(龜鳳山) 天水在線攝于11月8日

歸鳳山(龜鳳山) 天水在線攝于11月8日

歸鳳山(龜鳳山) 天水在線攝于11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