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噢、噢噢、噢噢噢......”,伴隨著一聲聲高亢而悠長的呼叫聲,一只只放養土雞從四面八方潮水般奔涌而出,瞬間鋪滿了雞場空地,將主人劉金平團團圍在中間,這時,劉金平拿出了準備好的玉米粒,一把把撒向雞群,一場食物爭奪大戰在這里上演,場面壯觀異常。

8月3日,筆者一行來到了位于清水縣山門鎮的白河村,經過十多分鐘的爬坡,到達了修建在半山腰的散養土雞基地。雞場三面環山,郁郁蔥蔥的大樹將整個大山鋪的嚴嚴實實,一條清撤小溪穿山而出,而將雞場建在這個風景秀麗、山水俱佳的地方,可謂是占盡了地理優勢,雞的品質怎么能不好。

劉金平介紹說,把雞放養在山中,山里的青草、昆蟲成了土雞的天然飼料,大大降低了飼養成本,而且放養雞的肉質鮮美,以后肯定會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我現在才養了兩個多月,已經有四斤的,再有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出欄,按目前市場價格算,每只雞都在100元左右,好一點的公雞能買到120元,”劉金平高興地一邊說一邊給雞喂食。

說起最初養雞的經過,劉金平打開了話匣子,據他介紹,這一切都離不開雙聯單位—甘肅省委政策研究室的幫助。“我們的雙聯點在山門鎮白河村,這里地處山區,雖然距離縣城較遠,發展相對滯后,但這里生態非常好,特別適宜放養土雞。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我們單位決定在白河村試點幫扶村民放養土雞,經過宣傳動員,劉金平同意了放養土雞,于是由我們單位給他提供雞苗,他選址修建雞場,從現在的養殖情況來看,效益肯定不錯,”甘肅省委政策研究室駐村幫扶干部馬杰笑著說。

深山中生態環境良好優美,土雞從小雞開始就完全自由放養,自行覓食山林,為了保證土雞品質,劉金平還特地為其投喂玉米,堅決不飼喂合成飼料,散養雞長期活動于山林和草叢中,身強體壯、免疫力強。“等這批雞出欄后,要趕緊再上一批,爭取在年底還能出欄一批,”劉金平笑著說。

放養土雞

放養土雞

放養土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