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6日,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楊維俊深入清水縣黃門鎮小河新村、天科公司蔬菜生產基地、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城區污水處理廠、天河酒業生態酒業城技改擴建項目建設現場、縣醫院整體遷建項目建設現場、生態清水園等地,通過實地察看、聽取匯報等形式,重點就全縣農業農村、新農村建設、環境保護、生態建設、重大項目建設等工作開展調研活動。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清水縣委書記劉天波,副縣長王懷珍陪同調研。

近年來,清水縣堅持高起點規劃,將易地扶貧搬遷與美麗鄉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農村人居環境和村莊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在黃門鎮小河新村,楊維俊詳細察看新農村建設情況,并參觀了村民俗博物館。他指出,易地扶貧搬遷對于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具有重要促進作用。要尊重群眾意愿,科學規劃、建設好房、路、水、電、網等基礎設施的同時,因地制宜做好新村綠化、美化工作,努力通過易地搬遷改善貧困群眾的生活環境和生產方式;要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的目標,把新村建設與產業培育同步推進,切實增強搬遷村的發展后勁,從根本上解決搬遷群眾的后顧之憂;要充分發揮村史館“留住鄉音記住鄉愁回味鄉韻”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農村廣大群眾對美好家園的榮譽感、歸屬感和幸福感。

在城區污水處理廠,楊維俊詳細查看了污水處理設備運行情況。他強調,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群眾提供美好生活環境”等重要論述,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從講政治高度做好環境保護和環境改善工作,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可持續發展;要鐵腕治理大氣污染,全面推進水污染防治,積極開展土壤污染治理,確保環境保護工作任務全面落實,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生態清水園是清水縣2015年啟動實施的一項重大的生態建設項目,規劃面積2300多畝,項目啟動實施以來,清水縣積極組織人員進行道路修筑、土地整理、苗木栽植等工作,園區呈現出松柏青翠、郁郁蔥蔥的喜人景象。楊維俊在實地察看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后指出,生態清水園是清水縣改善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功能的重點建設項目,也是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的重大民生工程。清水縣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充分發揮規劃的統籌和引領作用,科學優化布局,突出主題特色,重點抓好綠化、美化、亮化工作,為廣大市民和游人打造一個人文內涵豐富、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互協調、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相得益彰的文化景點和休閑場所。

(在天河生態酒業調研)

(在天科農業蔬菜生產基地調研)

(黃門鎮小河新村)

(黃門鎮小河新村)

(縣醫院整體遷建項目)

(天河生態酒業技改擴建項目)

(城區污水處理廠)

(農業科技示范園)

(農業科技示范園)

(農業科技示范園)

(生態清水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