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3日,天水市委副書記王軍深入清水縣部分鄉鎮調研農業農村工作。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堅持新發展理念,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不斷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清水縣委副書記王新強,縣政府副縣長馬小平陪同調研。

有沒有產業支撐,是決定農民增收致富的關鍵。王軍先后深入永清鎮蘇屲東山梁核桃套種連翹項目基地、白沙鎮趙溝流域千畝優質核桃管理示范點、白駝鎮化嶺灣核桃園套種連翹項目、王河鎮魏灣村核桃園管理示范點、王河鎮南灣梁核桃園管理示范點、郭川鎮宋川村千畝優質蘋果示范點等地,實地察看了解清水縣干鮮果產業發展情況。王軍指出,清水縣在林果產業發展上定位高、決心大,標準化建園工作成效顯著,林果產業已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扎根性產業。要立足縣情、鄉情、村情實際,依托現有基礎,彰顯特色優勢,認真落實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充分調動群眾發展產業的積極性;要培育扶持一批重點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經濟效益;要加強技術支持,教育、引導農民群眾做好果樹建園和果園后期管理,切實把核桃、蘋果等林果產業做大做強,真正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搖錢樹;要大力推廣干鮮果基地套種連翹、半夏等中藥材種植模式,有效打造創新性復合經濟林和區域生態林,實現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

近年來,清水縣依托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示范引領作用,在白駝河流域大力發展川區特色高效農業種植,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在清水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草莓示范基地、天科農業公司蔬菜生產基地,王軍走進蔬菜基地溫室大棚,仔細查看蔬菜長勢,了解蔬菜大戶種植情況,詳細詢問大棚種植效益。王軍強調,要切實加大蔬菜基地建設,努力建成一批標準較高、規模較大的蔬菜基地,切實增強本地蔬菜的供給能力;要充分發揮省級農業示范園區示范帶動作用,幫助菜農改進種植技術、提高種植管理水平,鼓勵農牧業龍頭企業和種植大戶實行規模化、專業化生產經營,達到基地建設與農民增收雙贏效果。

在邽山生態園鞏固提升工程和永清鎮雍陳退耕還林及義務植樹工程點,王軍詳細了解了全縣生態建設情況。他強調,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落實供給側改革的要求,不斷探索和深化“綠而美、綠變金、綠造福”的生態之路,加快推進新一輪退耕還林、中央財政造林補貼、行道樹綠化、縣域交通主干道美化等重點生態綠化工程,著力打造生態美縣。

(調研城區供水工程)

(在清水縣康順萬頭種豬繁育場養殖基地調研)

(清水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

(天科農業草莓種植基地)

(王河鎮全寨新農村建設)

(城區供水工程建設現場)

(清水縣旱作農業頂凌覆膜)

(邽山生態園)

(永清鎮蘇屲東山梁核桃園套種連翹項目)

(清水縣義務植樹工程)

(白沙鎮趙溝流域千畝優質核桃管理示范點)

(王河鎮魏灣村核桃園套種連翹項目)

(王河鎮南灣梁核桃管理示范點)

(郭川鎮宋川村優質蘋果管理示范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