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3月11日至12日,清水縣召開縣委十五屆二次全會暨全縣工作會議,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深化改革、項目建設落地見效,全力以赴打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四場硬仗”,努力攻堅克難,奮力真抓實干,一分部署,九分落實,2017目標已確定,擼起袖子、撲下身子,以“加油干”實現新突破,以“抓落實”推動新發展。為此,清水縣新聞媒體將開設【2017加油干】專欄,鼓舞全縣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干,瞄準目標撲下身,鼓足信心與干勁,開啟新一年砥礪奮進、崛起跨越的新征程。
【2017加油干】
豐望鄉:多措并舉抓建園 建管并重興產業

近年來,豐望鄉黨委、鄉政府緊緊圍繞建設“蘋果之鄉”這一目標,按照全鄉干鮮果中長期發展規劃,堅持“填空補白、連片延帶”,高起點定位、高水平建設,高效率推進,高標準管理,做到了總體有目標、長期有規劃、年度有方案、村組有特色、農戶有收益。去冬今春以來,按照全縣干鮮果建設的總體安排部署,搶抓時令建新園,多措并舉管老園。

據悉,該鄉在磨上咀村規劃建設花椒示范點一處500畝,在南家鋪村規劃建設蘋果、花椒示范點一處200畝,在紅灣村建設花椒示范點一處140畝,在高何村建設蘋果示范點一處60畝,共計900畝。同時繼續狠抓精準扶貧戶分散建園戶均2畝共計300畝,對柏樹梁、雷神廟梁、甘澇池梁等蘋果種植區和紅灣橋子溝核桃種植區進行施肥、澆水、拉枝、修剪、鋪膜,進一步加大后續管理力度,提高建園質量。截止目前,已完成新建園1200畝正在組織勞力進行樹盤覆膜,果園后續管理2.9萬畝。

一是科學規劃早部署,上下聯動抓落實。豐望鄉多次召開會議安排部署,主要領導親自規劃指導,副科級干部分片包抓村組,村組干部包抓農戶,鄉村組三級聯動,合力推進干鮮果基地建設;并在去年冬季多次召開現場會、后進促進會,及時通報果園管理情況,推廣經驗,整改問題,促使果園管理工作的全面開展。新建園方面,提早確定種植區域,給農戶提前下發預留地通知書,秋冬季組織實施預整地工程,開春進行栽植覆膜。

二是強化宣傳增合力,形成共識夯基礎。采取各種方式,廣泛深入地宣傳干鮮果園建設的思路、目標以及投產果園帶來的經濟效益,教育引導廣大農民群眾充分認識在當地的自然條件下發展干鮮果產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將全鄉上下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發展干鮮果產業上來。同時組織村干部、致富能手和群眾代表參觀學習,邀請外地果園致富能手傳經送寶、算賬對比、示范帶動,引導群眾轉變觀念,變“要我栽”為“我要栽”,有效激發了廣大農民群眾的建園積極性,為發展林果產業、致富奔小康奠定了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

三是完善機制定責任,嚴把規程保質量。實行鄉主要領導包督促協調,科級干部包建園施工,村組干部包勞力發動“三包”責任制,林技專干嚴把規劃設計、苗木質量、工程整地、修根蘸漿、澆水回填、栽植覆膜、間作套種、檢查驗收“八關”,高標準推進磨上咀村等4個花椒、蘋果示范點建設基地。針對新建園點工程量大、勞力不足的問題,打破村組平調勞力,跨村組聯合、互助協作大會戰的形式,搶抓時令,每天平調勞力百人以上,保質保量實施春季建園和樹盤覆膜工作。

四是建管并重促提升,各司其職抓管護。該鄉始終堅持建管并重,組織各村一手抓果園新建,一手抓歷年建園的補植補造和綜合管理,要求每個村至少建1—2處具有一定規模的管理示范園,年終評比掛牌命名,兌現獎罰。對管理粗放、品種老化、保存率差的老果園,督促村組及時組織農戶除草施肥、高接換優、補栽補植,促使老果園更新換代,提高收益。按照“建成一片、存活一片、管護一片、見效一片”的建園思路,率先實行“園長”制,將全鄉13村3.2萬畝干鮮果園,分區域劃地塊,實行質量管理責任制;由書記、鄉長、副科級領導、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擔任“園長”,對新建園必須包抓3年以上,并將果園管理工作與干部人事調整掛鉤。

五是科技培訓樹精品,土地流轉顯活力。該鄉結合精準扶貧科技特派員下鄉活動,組織科技人員通過舉辦科技培訓班、以會代訓、深入田間地頭現場講解等形式,加強農民建園技術培訓和指導,提高果園管理水平。目前,已建成南家鋪、干澇池、車河、柏樹村等一批蘋果精品示范園。為了提高聯片成帶建園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對栽后無人管或無能力管的果園,采取土地流轉、大戶承包、協會或專業合作社等組織統管、他人代管等形式,在不改變土地和果樹權屬的前提下,按合同或協議約定進行效益分成,確保果品基地一片不荒蕪,整體見效益。今年共流轉土地260畝,截止目前全鄉共流轉建園土地1000畝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