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了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展示十八大以來清水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主動作為,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全力以赴抓穩定,擼起袖子加油干的良好精神風貌和取得的豐碩成果。清水縣屬新聞媒體開設【獻禮十九大•見證清水發展點滴】專欄,縣委外宣辦組織新聞采編人員深入全縣各單位、鄉鎮和企業進行采訪,進一步激發全縣上下干事創業、拼搏奮進的豪情壯志,以優異的成績、良好的精神風貌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五年來全縣扶貧攻堅成效顯著、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改善、城鄉面貌發生顯著變化、農業經濟穩步發展、工業經濟提質擴量、內生動力不斷增強、交通條件明顯改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獻禮十九大】
百年核桃樹 引來萬畝產業林

在清水縣的隴東鎮有一棵老核桃樹被當地人譽為“隴東核桃樹王”,據安兒村黨支部書記蔡學明介紹這顆“樹王”已經有300多年樹齡了,印象當中在他小時候這棵樹就這么高大,村里老人們認為“此樹保香火,長盛不衰”。歷經滄海桑田的變遷和歲月之河的沖刷,隴東鎮這片肥沃的土壤以及適宜的氣候滋養著老核桃樹,讓它一直存活至今。在這300年間里,它一直都很強壯,年年結果,年年帶給隴東人豐收的希望,穿越古今,它已經繁衍子孫后代,續寫了一個個新的傳奇。
“核桃核桃山中之寶,一日一顆健康到老……”不僅在全國其他核桃種植區盛行這句名言,在栽植核桃歷史悠久的清水縣隴東鎮也不例外,這里的祖祖輩輩把老核桃樹譽為“樹王”的同時也把核桃稱作“長壽果”。記者走進隴東鎮,沿途詢問路人“樹王”的生長地時,人們隨手就能指出零星散布在遠處山間的其它老核桃樹。
歷經百年滄桑的老核桃樹,他們的軀干依舊非常健康長壽,枝繁葉茂。途徑一戶農家發現果農正在門前采摘自家老核桃樹上的果子,據果農張銀錄介紹,他家門前這顆果樹也有上百年的歷史了。
田灣村黨支部書記田新華介紹,“我們田灣村現有核桃園3200畝,僅僅我們一個田灣村百年以上的核桃樹就有60多棵,五十年以上的老核桃樹更是多達200多棵”。不光這些老核桃樹給村里人帶來了可觀的受益,隴東鎮還利用自然優勢,大力發展新品種核桃種植。 隴東海拔適宜,氣候溫涼,光照充足,植被面積廣闊,土壤肥沃,是核桃最佳生長區之一。因所產核桃個大、皮薄、口感好、脂肪高,這里的核桃遠近聞名。2008年初,利用這一傳統優勢和自然條件、地理環境,隴東鎮將核桃作為全鎮農村經濟發展的扎根性支柱產業來抓。先后組織村干部、致富能手和群眾代表到山西、河北、陜西等地參觀學習,引導群眾轉變觀念,引進了晉龍、遼核和香玲等全國核桃優良品種,擴大了全鎮核桃種植面積。截至目前,全鎮核桃栽植面積達到了3.96萬畝,人均達到3畝園,已形成了以田灣、朱灣、崔楊、安兒等為代表的核桃產業示范村。
今年以來,各村黨支部書記帶頭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的銷售模式已經在隴東鎮初具規模,微信直銷成了幫助果農銷售核桃的重要渠道。田灣村黨支部書記田新華說:“核桃種植產量高,自己利用微信銷售渠道做核桃生意收益不錯,再也不用出遠門靠打工就能掙錢,還能幫助村里人發展致富。”至目前,全鎮已通過微信直銷收入達5萬余元。
隴東鎮黨委副書記董小龍說,“隨著核桃市場需求不斷增大,經濟效益持續攀升。2016年全鎮核桃收益達2600萬元,人均收入2070元,預計今年全鎮核桃總產值將達到3000萬元。核桃產業已成為隴東人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真正實現了‘人均兩畝園,收入過萬元’的脫貧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