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為進一步全方位、多層次反映改革開放40年來清水縣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建設以及脫貧攻堅等各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氛圍。開設【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專欄,通過宣傳改革開放40周年全縣變化成就,全面反映在黨的領導下清水人民生活發生的大變化,進一步激發全縣上下打贏脫貧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決心。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櫛風沐雨四十載 砥礪奮進譜新篇
——清水縣松樹鎮改革開放40周年發展成就綜述

松樹鎮位于清水縣西北部,距縣城49公里,東鄰張家川縣胡川鎮,南依白駝鎮、黃門鎮,西接王河鎮,北連張家川縣大陽鎮、秦安縣隴城鎮,平均海拔1800米,總面積64.2平方千米,耕地面積49200畝,龍黑公路穿境而過,交通較為便利。全鎮轄14個行政村、31個自然村、64個村小組,總人口3234戶14326人。

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在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征程中,歷屆松樹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團結帶領全鎮人民無懼風雨、艱苦奮斗,銳意改革、開放進取,描繪出了一幅幅“三農”的精彩畫卷。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松樹鎮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委各項決策部署,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強基礎、調結構、興產業、促發展”的工作思路,科學謀劃各項工作,協調凝聚各方力量,全鎮經濟社會實現持續健康發展。2018年底,全鎮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783.8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預計可達入7340元。

脫貧攻堅取得新成效。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最大民生工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緊盯“兩不愁、三保障”和村戶脫貧指標,圍繞“五個一批”脫貧路徑,科學制定實施“一戶一策”脫貧計劃,聚集3個貧困村、923戶貧困戶、4270名貧困人口,堅持做到組織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力量到位、作風到位,精準施策,持續發力,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2014年至2018年,全鎮累計減貧650戶3101人,退出貧困村1個,剩余貧困村2個,剩余貧困人口273戶1169人,貧困村2個,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的29.8%降至8.18%。

產業發展邁出新步伐。始終把發展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大力發展核桃、花椒等干鮮果產業,干鮮果園面積累計達到28700畝,實現了“人均兩畝園”的目標;種植中藥材連翹9025畝;建成大柳、邵灣、文寨等養殖小區6個,畜禽飼養量累計達23.12萬頭(匹只);建成杏林村60KW光伏電站1座,著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積累;三峽新能源清水發電公司白駝風電場建設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涉及椅山、文灣等村),建成扶貧車間5個,年均外出務工收入達7600多萬元。

基礎設施邁上新臺階。建成沿街2—3層上宅下鋪商鋪樓1.8萬多平方米、鎮農貿市場820平方米,建成鎮文化廣場600多平米、鎮體育活動場1500多平米,鋪設人行道彩磚6700多平米,安裝節能路燈56盞,栽植沿街景觀樹630多苗,小城鎮規模進一步擴大、服務功能日臻完善。農村安全飲水實現全覆蓋,生產生活用電得到有效保障,通信網絡“飛入尋常百姓家”,通村道路和村內小巷道基本實現村村硬化,開通客用班車5輛,農民群眾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大力實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改造提升工程,14個村陣地服務群眾條件明顯改善,村村建起了鄉村舞臺、農家書屋和文化廣場,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提高了群眾健康生活水平。

“三變”改革實現新突破。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20家,其中“黨社聯建”合作社5家,實現了貧困村2個專業合作社全覆蓋。按照“9個步驟、31個環節”,引導貧困群眾以土地、資金、勞動力等方式入股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三變”改革農戶達1102戶5136人;入股資金91.28萬元,入股耕地1630畝,入股房屋和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折資72萬元。按照“因地制宜、適應市場,突出特色、發揮效益”的原則,大力發展特色增收產業,預計今年底實現入股分紅11.55萬元。

人居環境繪就新底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扎實開展全域無垃圾治理,全面推行“三筐一桶”戶分類、“兩點三場”村收集、“一站一企”鄉中轉垃圾處理模式,啟動建設垃圾焚燒站1座,認真落實路長制、巷長制、河長制,常態化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按照“兩廊三帶四點八化”的美麗鄉村建設思路,種植格桑花等觀賞類花卉86400平方米,高標準建成百里花卉長廊4條50公里,所有鎮村道路綠化實現全覆蓋。穩步推進常年無人居住危房拆除,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民生福祉獲得新改善。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落實養老保險、民政救助、惠農補貼等各項政策,最大限度地讓農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取得了新的進展。積極爭取實施“全面改薄”項目,各中小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教學質量顯著提升,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8.9%,建成標準化鎮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14個,基本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鎮、大病有兜底”目標。先后實施友愛、下曹、代王、文寨、椅山等村易地扶貧搬遷,213戶農民實現了“挪窮窩”,累計完成危房改造672戶,群眾居住條件得到較大改善。

社會環境展現新面貌。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文明鄉鎮、文明村、五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清水好人、最美庭院等選樹活動,我鎮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市級文明鄉鎮,6個村被評為縣級文明村,1人被評為全市道德模范、33人先后被表彰為全縣“十佳”等各類先進典型;充分發揮村級“一約四會”作用,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大力抵制高價彩禮,著力倡樹培育文明鄉風。不斷強化農村社會治理,突出抓好鄉村宗教場所管理,認真學習借鑒“楓橋經驗”,著力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全鎮社會大局始終保持和諧穩定。

回首過往事精神永不忘,揚帆新時代開啟新征程。今后,松樹鎮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沿著改革開放這條必由之路不斷奮進,鍥而不舍、一以貫之、再接再厲,繼續統籌做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共同譜寫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改革開放變化)

(改革開放變化)

(改革開放變化)

(改革開放變化)

(改革開放變化)

(改革開放變化)

(改革開放變化)

(改革開放變化)

(改革開放變化)

(改革開放變化)

(改革開放變化)

(改革開放變化)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