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住房是民生之要。清水縣統籌解決住房、供暖等民計民生問題,穩步推進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以“改”促“變”,提高居民生活品質,讓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成色更足。
近日,走進清水縣農校家屬樓小區,小區道路平整干凈,墻壁粉刷一新,公共區域線網整齊有序,健身器材、電動車充電樁等設施一應俱全。

“今年縣上把我們的小區列為改造小區,對基礎設施、屋面進行處理。改造之后,我們的小區暖氣比以前熱了,天然氣裝上了,水也改到位了,現在和新建的小區基本一樣,大家都特別滿意。”清水縣農校家屬樓小區住戶杜漢強說道。

今年以來,清水縣把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舉措來抓,在充分尊重小區居民意見的基礎上,認真梳理轄區內老舊小區設施不完善、環境臟亂差、建筑物破損嚴重、管理混亂等問題,把老百姓反映最強烈、最急最盼最關注的問題優先納入到改造計劃中,制定完善改造方案,緊盯設計、改造、驗收等各個環節,通過更新提升小區內部及與小區關聯的基礎設施,讓許多老舊小區換了新顏。

據了解,清水縣2022年老舊小區改造民生工程包括西苑小區、農校家屬院、種子公司家屬樓3個項目,涉及31個小區,950戶居民,改造面積9.38萬平方米。項目預計改造投資5883.37萬元,主要改造老舊小區水、暖、電、排污管網,綠化、亮化、圍墻、道路硬化、外墻粉刷、屋面防水等小區內配套設施,安裝配套智慧安防系統、電動車智能充電樁等基礎設施。
初冬時節,寒潮來襲。在清水縣氣象站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建筑工人頂著嚴寒,奮戰在施工一線,忙著綁扎鋼筋、澆筑混凝土,鉚足干勁,爭分奪秒推進項目建設,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2022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共為31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目前已基本完成了18個老舊小區的改造。棚戶區改造分為氣象站片區和蔚文村片區建設,目前正在進行地上主體,我們將督促施工單位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力爭早日完成項目建設任務。”清水縣住房建設事務服務中心干部高艷說道。

據了解,清水縣氣象站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總投資17200.02萬元,總建筑面積38398.75平方米,規劃建設地上18層剪力墻結構住宅3棟,共300套。小區內配套基礎設施工程包括新建小區室外地面硬化、道路、綠化、景觀亮化、消防管網等工程。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改善棚戶區居民的住房條件。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以來,清水縣按照“東西延伸、南北拓展、產城融合、功能完善、凸顯特色”的總體思路,完善提升縣城“五大板塊”。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為總抓手,大力實施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工程,加快推進城區供水、供暖和排污管網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讓群眾真正感到溫暖、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