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北永新,可能沒有幾個人不知道。它的過去,可用“赫赫有名”來形容:1966年,西北永新的前身西北油漆廠投產第一年,就為國家上繳利稅732萬元,并收回了全部投資;1982年至1992年10年間,企業銷售收入每年以接近15%的速度增長,這期間,它在全國行業評比中六奪亞軍、四獲冠軍;1993年,實現利稅3036萬元,創歷史新高;1995年,銷售收入20338萬元,創歷史新高。
隨著西北油漆廠的發展壯大,1993年西北永新涂料集團誕生了,1997年,西北永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發起成立。
然而,由于決策失誤和管理混亂,西北永新在大發展的關鍵時刻錯失良機,主營業務嚴重萎縮,西北化工面臨退市危險;募集資金投資失誤,使子公司多數虧損累累,難以為繼;委托理財巨額虧損,對外擔保損失巨大。到1994年底,西北永新已累計虧損1.5億元。企業發展陷入困境,員工人心渙散,人才大量流失……
為了扭轉西北永新這個老牌企業的發展頹勢,省國資委經過調查研究,于今年6月調整了永新集團領導班子,曾在企業經營方面有突出建樹的楊建忠調任西北永新集團公司董事長。
以楊建忠為首的企業新領導班子上任后,結合永新集團近年來的發展現狀,認真分析查找了過去工作中的失誤和教訓。他們感到,永新集團當前雖然舉步維艱,但產品還有市場,“永新”品牌還有吸引力。“依靠別人解決不了我們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只要完善管理、推進改革、樹立信心、發展主業,走自給自救自我脫困的路子,再續永新輝煌就大有希望。”理清了發展思路后,永新確定了“保主保重”的工作方針,大力發展西北化工,做大做強涂料產業。為此,他們派考察人員前往南方,在涂料同行中學習先進,尋找差距。并改革了西北化工的銷售分配體制,加強銷售隊伍建設,使企業回款大幅提高。今年三季度,西北化工銷售量、銷售收入、銷售回款分別占1至9月的46%、44%和45%;10月份銷售收入和回款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62%和36%,均創近4年來同期最高水平。同時,集團公司調整了二級單位領導班子,通過強化管理、治亂治差、增收增效等強有力的措施,把房地產、商貿業作為第二主業抓實抓好。
為扭轉子公司的虧損狀況,集團對子公司進行合并重組,并決定把制藥和顏料作為集團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強力量,促進發展。一系列改革發展措施,使子公司的虧損勢頭在短短3個多月內得到有效控制。調整后的隴神制藥業,10月份一舉扭虧為盈;天虹公司領導班子調整后,人員減少,產量上升,成本下降,虧損減少;西北油漆廠作為西北化工的控股企業首次實現了收支平衡,扭虧為盈;調整后的新東部置業實現了扭虧增盈,利潤增長超過了50%。
針對過去對外委托理財、質押擔保等資產運作給公司造成1.5億元的損失問題,集團果斷采取措施,成立專門機構,對委托理財進行內查外調,全力追繳資金并取得了實際效果。目前,企業已挽回損失3500多萬元,其他應收款項正在采取各種措施,年底前有望再收回3500萬元以上的資產。
與此同時,集團公司還對企業的干部管理制度、人事考核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及營銷分配體制進行了大膽改革,使企業各項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化。改革后,集團決策逐步科學、民主,公司重大事項都要經過集團黨委會、董事會、黨政聯席擴大會議研究決定,糾正了個人說了算的做法,最大限度地減少因領導決策失誤給企業帶來的損失。
改革增活力,改革出效益。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落實,使企業員工實現永新集團發展壯大的信心倍增,也使企業的經營業績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04年虧損達1.2億元的西北化工,今年原預計虧損為4500萬元,實際虧損可控制在1600萬元;已連續虧損3年的西北永新,今年將一舉實現扭虧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