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毓軍,男,1975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天水鍛壓機床(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1998年畢業于洛陽工學院(現河南科技大學)。畢業18年來一直在一線從事大型剪折類鍛壓產品及制管類等新產品設計及研究,先后主持設計了國內最大噸位的制管成型機、大型數控機械手、激光切割機等百余項新產品。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10余項,擁有4項國家發明專利,20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是企業技術研發的中流砥柱,核心技術人才。2008年被共青團甘肅省委授予甘肅省青年崗位能手稱號。2009年被甘肅省委組織部授予第七屆甘肅省青年科技獎提名獎。2011年被中共天水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授予天水市優秀企業技能人才稱號。2014年被天水市企業工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是甘肅省領軍人才,被公司員工稱為“機械大拿”,常年深入生產技術一線,刻苦鉆研技術,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尤其是在天水鍛壓新產品研發和技術服務中受到公司的肯定,成為扎根技術一線的技術創新帶頭人。
呂毓軍同志于大學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從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嚴格按照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忠于黨的事業,認真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在實踐中貫徹黨的各階段重要思想。將黨員的責任與自己的專業技術等日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以技術創新為己任,用“誠信求實、團結進取、創新高效”的企業文化精神武裝自己,將“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理念貫穿在平時的設計中,在設計工作中挖掘潛力。團結技術中心的全體員工一起努力,同肩并戰,在和諧的氛圍中創造佳績。用自己最大的能力為每位設計人員排憂解難,解決他們工作上、思想上、生活上的困難和后顧之憂,使每位設計人員能專心撲到工作上,帶頭挑重擔,趕進度,加班加點,與時間賽跑,為每一個項目的完成作出努力。在平時努力去樹立服務于每位設計人員、服務于生產現場、服務于每位銷售人員、服務于每位用戶的意識。在工作之余珍惜時間參加各種培訓和學習,現正在攻讀西安交通大學的工程碩士學位。

一、勇于創新,精心實踐
呂毓軍同志負責新產品的主管設計。近年來由于鍛壓設備向高速化、高性能、高效益、高可靠性方向發展,為用戶提供“量體裁衣”的個性化產品成為市場競爭的主流,這些設備交貨期短、設計任務重、設計難度大。為了按時完成這些極具挑戰的設計工作,滿足用戶需求,他幾乎放棄了全部的節假日和星期天,超負荷工作,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2006年4月天水鍛壓為中日合資渤海能克鉆桿有限公司開發鉆桿接頭機械手,即專用化機器人,該設備可實現鉆桿接頭全流程自動化的加工生產,設備總額1000余萬元,之前全部依賴進口。呂毓軍同志勇挑重任,承擔主管設計工作,在該項目中獨創的“采用高精度傳動系統”和“總線控制系統”等4項創新點,攻克了傳動精度控制的難題,使機器的定位精度發生了突破性的飛躍,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完全替代了進口產品,該產品已獲4項國家專利并獲甘肅省優秀新產品、新技術獎及甘肅省機械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7年3月他主管設計了當時國內最大的、自動化程度最高的TDY37K-3200/1120×13000制管液壓機。作為該項目總負責、總設計,他帶領現場調試人員加班加點,放棄了所有星期天,搶時間、趕進度,歷經兩個多月的奮戰,在新年到來之際,該設備也成功地交付用戶使用。東營用戶拉著呂毓軍同志的手動情地說:他們看到了天水鍛壓人為企業積極奉獻、勇挑重任、同生共榮的企業精神,希望今后有機會再次合作。
2008年5月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投資20億元建設年產40萬噸的UOE直縫埋弧焊管生產線。該生產線除平頭倒棱機外,全部依賴進口,呂毓軍主動擔任BGPT-40/1422×18500鋼管平頭機主管設計。該機的研制成功使天水鍛壓從傳統的鍛壓設備、制管設備生產企業,跨入了金屬切削領域,為在該領域搶占一定的市場份額打下了技術基礎。目前已有多家用戶訂購相同設備。該設備擁有國家專利11項,榮獲2008年度甘肅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天水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9年11月中油天寶建設UOE直縫埋弧焊管生產線。呂毓軍作為SKGYH-50/1422×12200數控鋼管預焊合縫機項目負責人,與研發團隊一起制定方案,攻克多項難關,積極參與制造、安裝調試,解決難題,成功交付用戶使用。該機器在結構、性能及質檢精度等方面均取得較大突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打破了外國少數公司對該機的壟斷,為國家節約了大量外匯,進一步鞏固了我公司國內制管基地的地位。獲2015年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二、銳意進取,超越自我
2009年3月,呂毓軍同志經過多方走訪調研,根據市場需求,帶領技術骨干攻克TDLCA3015數控激光切割機的關鍵及核心技術。該設備做為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關鍵支撐技術,目前在國內市場剛剛興起,市場發展潛力巨大,現有國內市場份額基本被外商壟斷,該產品已完成研制,實現了西北地區沒有生產數控激光切割機的零的突破,必將為振興甘肅省裝備制造業貢獻力量。該機被評為2011年國家科技部國家重點新產品和2010年甘肅省第二批科技重大專項。
2012年4月呂毓軍主管設計了國內兩缸同步最大的、自動化程度最高的3600噸制管液壓機,該機采用獨創的雙缸牌坊式結構,此結構在國際未見到相同報到。作為該項目總負責、總設計,他帶領現場調試人員加班加點,放棄了所有星期天,搶時間、趕進度,歷經二個余月的奮戰,該設備也成功地交付用戶使用。2015年鑒定結論認為:產品達到“國際先進的水平”。
2012年6月開始呂毓軍與意大利COLGAR公司共同合作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研制PIS300.111/142數控液壓板料折彎機。汽車懸臂吊車所用伸縮臂由多節異型截面的鋼管組合而成,加工這種高精度懸臂的成型機目前完全依賴進口,國際上也只有兩三家企業掌握這種技術,而且價格昂貴,約4000萬人民幣。通過合作和研究,掌握了其中的核心技術,填補國內空白,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已成為國內率先掌握全部核心技術的企業,占領行業制高點,為公司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打下基礎。
2014年3月,呂毓軍帶領設計團隊研究6600噸以上超大噸位多缸成形機,可廣泛應用于石油(天然氣)輸送行業、電力行業、汽車行業等領域,也是目前國內最大噸位的多缸成形機,目前已進入方案設計階段。這對他本人也將是一個新的挑戰與考驗,也必將會為公司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甘肅省裝備制造業的振興做出新的貢獻。
2015年11月,呂毓軍主動承擔天水秦州區藉河生態園人行景觀橋鋼結構建設工程,對于精通機床設計的他,這是一次全新的挑戰,帶領技術人員主動和西北工程設計院聯系,和施工方現場勘測地形,制定技術方案,該人行景觀橋全部為特種材料焊接,并進行防腐處理,大部分作業為露天施工,要根據季節特點制定施工方案。目前正在帶領團隊進行圖紙轉化和細化設計,為下一步施工做好基礎。該項目對天水鍛壓意義重大,通過項目可使企業在鋼結構行業深入發展摸索經驗、奠定基礎,為企業跨界轉型找到新的方向。
三、成績突出,效益顯著
呂毓軍同志立足本職、腳踏實地、不斷進取、大膽創新、勇于實踐,為企業的持續、高速發展做出了特殊貢獻,他不僅是技術研發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和杰出代表,也是科技青年的先鋒模范和領軍人物。先后承擔了參與2014年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和2014省委組織部隴原青年創新人才扶持計劃項目《高精度數控懸臂成型機研發》,每臺產品售價4000萬元左右,模具自動調整裝置、多點補償裝置、自動送料裝置消化吸收再創新,可替代進口,節約外匯,為公司創造較好效益。主持2010年甘肅省第二批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科技部國家重點新產品《高性能數控激光切割機研制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研制成功使得公司由鍛壓、制管行業躋身高精密金屬及非金屬激光切割行業。可大大提高生產效率與加工質量,并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每臺售價230萬元左右,可為公司帶來較好經濟效益。主管2012年天水市工業和信息化企業投資項目《SKGYH-50/1422X12200數控鋼管預焊機成果轉化項目》,將研發的新技術、新產品進行產業化轉換,替代進口,每臺售價1300萬左右,增加企業經濟和社會效益。
呂毓軍同志立足本職、腳踏實地、愛崗敬業,調動全體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努力學習、不斷創新、勇于實踐,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