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債券信息網(ChinaBond)信息,“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第一期金融債券”(下稱“18浙商銀行01”)于8月29日成功發行,發行期限3年,發行金額200億元,募集資金將全部專項用于發放小微企業貸款。
除了在需求端不斷創新普惠金融產品、擴大小微金服范圍,通過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等舉措,在資金供給端拓寬資金來源、降低資金成本,也是浙商銀行踐行普惠金融的重要舉措。
2013年9月至今,該行已連續5年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發行規模逐年擴大,累計已達410億元,發行量位居行業之首。本次“18浙商銀行01”的成功發行,將進一步放大其服務小微企業的規模和能力。
募資200億元
全部用于小微信貸投放
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一直備受政策層面的重視,紓解這一難題需要更深層次的金融創新。
在日前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央行副行長朱鶴新表示,通過創新債券市場的融資產品及功能是支持小微企業的有效措施之一;比如大力發展中小企業高收益債券,鼓勵債券信用增進機構通過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支持商業銀行發行中小企業金融債等。
專家認為,監管層面提倡的這些舉措將搭建債券直接融資和小微信貸的間接融資間的橋梁,進一步幫助小微企業拓寬資金來源、降低資金成本,切實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質效。
本次發行的“18浙商銀行01”,正是浙商銀行這一政策精神下的全新實踐。本期債券在發行過程中,獲得包括政策性銀行、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多類型機構投資者廣泛認可。
根據《中國銀監會關于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型微型企業金融服務的補充通知》的要求,浙商銀行承諾,發行“18浙商銀行01”所募集的200億元資金,將全部專項用于發放小微企業貸款。
突破負債來源局限
放大小微金服的規模和能力
據悉,包括‘18浙商銀行01’在內,浙商銀行為紓解小微企業融資兩難,自2013年9月以來已連續5年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發行規模逐年擴大,累計已達410億元,發行量位居行業之首。
在浙商銀行看來,這與其根植民營經濟的內在基因、全條線多措并舉服務小微的戰略定力是分不開的。自2006年設立首家小企業專營機構以來,浙商銀行一直堅持商業可持續的普惠金融道路,建立了矩陣型、穿透式、三層級普惠金融經營管理體系,不斷完善普惠金融經營機制,持續加強小微企業專營機構建設,促進普惠金融可持續均衡發展。12年來,浙商銀行累計授信服務小微客戶近18萬戶,發放貸款超6000億元,幫助200多萬人實現了創業和就業夢想。
業績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末,浙商銀行小微貸款余額2038.8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16.74億元,增速11.90%,小微貸款在各項貸款中占比超25%。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358.36億元,較年初增229.64億元,增幅20.35%。
此外,圍繞新興產業和高端人才的金融需求,浙商銀行小微企業貸款投向新行業貸款余額達501.16億元,較年初增79.08億元,增幅15.63%,并服務了近百家包括國千、省千專家在內的高端人才創辦或參與的企業。
與此同時,浙商銀行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水平保持平穩,資產質量保持優良,截至今年6月末不良率僅為0.92%,較年初下降0.03個百分點,遠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業內專家認為,債市藍海對于小微企業的意義并不局限于為其提供直接融資本身。在間接融資為主導的金融體系下,通過為商業銀行提供專項的債券融資渠道,放大其服務小微企業的規模和能力,或是當前條件下迅速改善小微企業融資環境、紓解融資難融資貴的可行方式。得益于歷次小微企業金融債的發行,浙商銀行突破了負債來源的局限,為小微企業提供優質金融服務的能力也將得以充分施展。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浙商銀行利用小微企業金融債,已累計發放小微貸款近850億元。
據悉,未來浙商銀行還將遵照監管政策,在中小企業私募債、小微貸款資產證券化等方面繼續探索,進一步拓寬資金來源、融通供需兩端,更好地支持小微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