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變了 工作實了
——秦州區“轉變作風抓落實年”活動見聞
在一個僅有五戶人家的自然村,秦州區林業局技術員劉亞洲一呆就是24天;為按時保質保量完成造林任務,他的臉曬黑了,嘴皮裂開了血口,但他無怨無悔,一心只想著把林造好。天水辰興建材有限公司經理陳建軍為質押合同糾紛前后跑了一年多,問題沒有解決。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他起訴到了區法院,民一庭副庭長王永利只用了一個半小時就把問題解決了……這是秦州區開展“轉變作風抓落實年”活動以來干部職工轉變作風,認真搞好本職工作的生動寫照。像這樣的事在全區舉不勝舉,目前“比作風,比成績”在秦州區干部職工中已蔚然成風。
去年下半年,秦州區委、區政府新一屆班子到位后,主要領導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和走訪座談,在征求意見建議的過程中,大家普遍認為,改進工作作風、狠抓工作落實、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是推進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為此,區上決定將2007年確定為“轉變作風抓落實年”,從今年3月初開始,旨在加強作風建設,服務發展大局,提高工作效能,促進秦州發展的作風轉變活動在16個鄉鎮、7個街道辦事處和78個區屬部門展開。活動開展以來,全區各單位、各部門按照區委、區政府《關于在全區開展“轉變作風抓落實年”活動的意見》的要求,結合實際,真抓實干,收到了明顯成效,干部工作作風發生了明顯變化。現在無論在部門科室,還是鄉鎮站所,提前上班的多了,遲到早退的少了;用心工作的多了,閑聊亂轉的少了;深入村組抓工作落實的多了,“走讀”的少了。特別是個別部門多年積累的頑習得到了清除,不按時上下班、隨意脫離工作崗位等問題基本杜絕。正如區教育局黨委副書記馬建喜所說:“全區開展轉變作風活動以來,我感到最直接最明顯的變化是會風和工作出勤得到了轉變,參會人員都能提前進入會場,再也沒有拖拖拉拉的現象了。”
同時,各單位、各部門都從實際出發,把創新工作載體,創新工作方式作為開展活動的關鍵措施來落實。玉泉鎮根據干部隊伍的現狀,在全鎮干部中開展了“五講五比五不讓”主題實踐活動。
天水鎮從農民、教師、村干部及鄉鎮企業中聘請了50名代表作為活動監督員,對工作開展情況和鎮村干部的從政行為進行“網絡式”監督,促進了干部作風的轉變,收到較好效果。
作風變了,抓落實的勁頭就足了。在這次活動中,從區四大組織領導到單位負責人,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念頭,就是在活動中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做到伏下身子脫鞋下水,充分發揮領導的表率帶頭作用,組織和帶領干部開展好各項具體工作。春季造林期間,區林業局領導班子成員按分工聯系單位,紛紛下鄉,深入到基層林業站、林場、苗圃,檢查指導林果業生產和轉變作風活動,今春已保質保量完成中德財政合作造林1.27萬畝,果樹建園3031.67畝,退耕地還林8000畝,配套荒山造林1.5萬畝。春耕春播期間,區供銷聯社負責人深入15個基層銷售點,對春播用肥進貨渠道不明、以次充好、擅自抬高銷售價格等不法行為及時協調工商部門進行依法整治,讓廣大農民用上了放心肥。區建設局針對群眾關注的路不平、燈不亮、水不暢、環境差等問題,將解決與群眾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民生問題作為轉變作風抓落實的重點工作來抓,鄭重向社會推出了“七項承諾”,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本報記者 馬哲 通訊員 武德華 王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