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秦州區汪川鎮柏溝村農場上人頭攢動,鞭炮齊鳴。你看,這邊壓路機、攤鋪機等筑路機械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那邊檢測人員在一絲不茍地對剛鋪筑完的場地進行檢測;而溝邊砌筑擋墻的技術工人正在按照圖紙設計精心施工。當你看到這一幕施工場景時,一定以為是公路部門在修筑公路。其實,眼前的這一幕是天水公路總段幫助秦州區汪川鎮柏溝村村民建設文化健身場地的真實寫照。
秦州區汪川鎮柏溝村位于汪川鎮西北部,全村共有農戶232戶,總人口1210人,下轄柏溝、何家山和草坡3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但由于受基礎薄弱、科技信息落后的影響,該村至今還有128人生活在貧困線標準之下。

公路總段在摸底調查和入戶銜接過程中了解到該村沒有文化健身場地。根據村上建議,決定為村里修建一處文化健身場地。
為了切實將文化健身場地建成惠民工程,他們先后3次選派技術人員前往修建場地進行實地測量設計。最終,該總段結合當地地質實情,設計了“20公分水泥穩定基層+3公分瀝青混凝土面層”的施工方案。同時針對修建場地且一側臨河,地形不夠規則的問題,還需在臨河一側修筑擋墻。方案確定后,公路總段克服當地原材料缺乏等困難,迅速組建了一支由30多人組成的施工隊伍迅速進入施工現場。在施工中,他們嚴格按照施工規程,嚴把材料關、壓實關、工藝關,努力提高工程質量。僅僅10天,回填土方200多立方米、砌筑擋墻30米、硬化面積達900平方米的全新的文化健身場地展現在柏溝村村民面前。
面對全新的健身場地,柏溝村村主任柏存義發出了感嘆:“省委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開展,使我們柏溝村和天水公路總段喜結幫聯關系。通過公路段近期對我們的幫扶,讓我們農民真切地感受到了黨的惠農好政策,看到了致富脫貧的新希望!”
總段長田周義在施工現場對全體施工人員說過這樣一句話:“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最主要目的的就是要解決當前農民最關注、最希望、最迫切的一些實際問題。通過為農民辦實事,改善村里的基礎設施條件,就是要讓村民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馬云鵬 胡明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