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教,讓窮山村走上了致富路
——天水市秦州區娘娘壩鎮錢家壩村的遠程教育站點管理員劉明星

(秦州區外宣辦)劉明星,男,漢族,大專文化,2003年7月入黨,天水市秦州區娘娘壩鎮錢家壩村的遠程教育站點管理員。
錢家壩村位于天水市秦州區南部,處于秦嶺山脈兩延部分之余脈,那里山陡溝深,大部分地方為森林所覆蓋,人們多居住于山谷溝口,土地貧瘠、信息閉塞。錢家壩村現有1124人,27名黨員,由四個自然村組成,群眾居住分散。多年來,村里的群眾一直以傳統的糧食種植為主,基本上過著廣種薄收、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近年來,村上雖然有人嘗試著種植中藥材、搞起了養殖場等,但由于規模小、技術含量不高,增收幅度始終有限,鄉親們的生活水平一直難以提高,直到四年前遠程教育開通后,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變。
2007年,村黨支部依托村小學建起了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站點。當時,劉明星是村小學的一名臨時代課教師,于是,他又成了錢家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管理員。
起初,劉明星對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了解的并不很多,區委組織部雖然進行了專題培訓。他當時似乎聽懂了,但回來以后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碰到了很多不懂的問題。為了把遠程教育工作做好,他就買來了有關計算機方面的書籍、資料進行自學,實在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向組織部的同志請教。經過近一年來的學習和摸索,他基本上掌握了遠程教育節目的下載、保存、播放以及設備的維護技術。在2008年的遠程教育考核中,當市委、區委組織部的同志看到劉明星下載保存的課件資源內容豐富、分類科學、播放流暢時,對于他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這更加堅定了他做好遠程教育工作的決心和信心。
時間不長,在市、區委組織部門的支持下,村上建起了新的組織活動場所,并配套建設了專門的遠程教育活動室,安裝了新電腦、新電視,并接通了互聯網,為遠程教育工作的進步開展創造了良好環境條件。
為了使遠程教育真正發揮作用,最早村黨支部是從強化對黨員的教育培訓開始的。當時每月組織黨員學習收看4次,每次都在2小時以上,內容以理論政策、法律法規為主。后來,劉明星就發現遠程教育“小天地”卻連接著外面的大世界。當他看到不少黨員群眾在遠程教育的幫助下發家致富時,他都為此激動不已,心理老是琢磨著如何借助遠程教育改變錢家壩村的貧窮面貌。
于是,劉明星從遠程教育網上下載篩選了大量外地成功致富的典型經驗課件,每周一的黨員學習例會上進行播放,并組織黨員討論交流。進過這樣的學習討論,使村上黨員干部的思想受到了啟發,眼境變得更加開闊了。村“兩委”在調查研究、分析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突出資源優勢,調整產業結構,加強教育培訓,助民增收致富,建設和諧新村”的發展思路。
在村“兩委”的組織下,劉明星加強了對黨員群眾的培訓力度,但不久他就發現,群眾參加培訓的積極性不高,往往節目播放了不到一半,人就走了一大半,這讓他傷透了腦筋,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又深入群眾家里進行了走訪,這才讓他豁然開朗。村民李繼娃說:“我是養豬的,你讓我看養牛的節目有啥用?”杜小牛說:“我想培育樹苗,但看了幾次都沒有這方面的內容。”董河科說:“我都60歲了,學技術有難度,要是演上一兩場秦腔劇目我倒很喜歡。”……這讓劉明星深受啟發,在反思“雜燴式”培訓不足的基礎上,他有了分類培訓的想法。
于是劉明星逐戶走訪群眾,了解他們的從業意愿,回來之后逐人建立檔案并分類整理為養豬、養雞、養魚、育苗、中藥材種植、建筑、縫紉、餐飲等 12個項目,根據群眾需要制定了詳細的培訓計劃,分門別類地下載了培訓課件,靈活安排時間組織相關人員參加培訓。這樣一來,群眾學習的積極性果然提高了,對播放內容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學習結束之后,他們互相交流討論,對于沒有弄懂的地方,劉明星總是想方設法進一步搜集資料,直到給他們說明白、講清楚為止,做到了讓他們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在分類培訓的基礎上,劉明星還根據個別群眾的特殊需求,按照“你點什么我們就培訓什么”的原則進行以個人為主的“點題培訓”,以滿足群眾需求的多樣性;同時他還針對村上居住分散,部分群眾參加集中培訓不便的實際困難,通過借助遠教網絡下載、刻錄光盤、口頭講授等方式方法深入部分群眾家里進行“流動培訓”,最大限度的確保了遠程教育的培訓范圍和覆蓋面。
在遠程教育的培訓幫助下,村上逐漸涌現出了一批致富能人。李繼娃,這位參加遠程教育的常客,經營者幾畝果園,還有一個40多頭的養豬場。可是在2008年前,由于缺乏養殖技術,經常發生豬突然生病,甚至死亡的現象,自從他參加遠程教育學習以來,掌握了生豬養殖技術之后,不僅豬生病死亡的現象再也沒有發生過,而且豬出欄的時間比過去提前了一個多月。馮成喜自參加了幾次遠程教育培訓后,增長了見識,改進了養蜂方法和技術,如今他養的蜜蜂從原來的10多箱增加到了40多箱,每年收入一萬多元。杜小牛通過遠程教育掌握樹苗培育的知識之后,于今年春季投入一萬多元,培育樹苗60萬株,在他的精心管護下,樹苗長勢喜人,預計收益在10萬多元以上。
在遠程教育工作上,留下了劉明星太多的心血和汗水,但一看到自己的付出結出了豐碩的成果——一個個黨員群眾為此發家致富、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時,他就覺得快樂而充實。“在遠程教育這條路上,我仍將會義無反顧地走下去!”劉明星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