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召開。為迎接盛會,營造輿論氛圍,即日起推出【喜迎黨的十八大】秦州專欄,全面展示和諧秦州風采,弘揚團結奮斗精神,鼓舞率先跨越干勁,向黨的十八大獻禮!現刊發系列報道之二十《秦州區殘疾人事業發展——“給力”的十年》 。
秦州區殘疾人事業發展——“給力”的十年
(秦州區外宣辦)秦州區平南鎮高樓村的楊海洲,10年前患脈管炎雙下肢癱瘓,父親視力殘疾,時年5歲的兒子因車禍雙下肢截肢,一家五口三個殘疾人,因病因禍讓全家幾乎陷入絕境。多年來,區殘聯積極給予扶持和幫助,為楊海洲捐贈了修鞋機,在集市擺起修鞋攤,兒子通過康復項目安裝了假肢,并給予助學支持,家里的土木房納入殘疾人危房改造項目,新建了“一磚到頂”的磚瓦房,如今一家生活面貌煥然一新。
對楊海洲的扶持,只是區委、區政府扶持千千萬萬殘疾人家庭的一個縮影。

關心殘疾人,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更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黨的十六大以來,隨著全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區委、區政府“給力”的政策措施,讓廣大殘疾人享受著社會大家庭的關愛和溫暖。
10年來,惠及全區4萬殘疾人的社會保障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初步建立。“發展殘疾人事業,推進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納入全區“十二五”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殘疾人事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2010年,區委、區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了促進和保護殘疾人權益的總體思路和重大措施。2011年,區政府頒布了《天水市秦州區扶助殘疾人規定》,對維護殘疾人基本權益做出了明確規定。同年,區政府又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將殘疾人納入全區整體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并按一般性制度安排和專項制度安排相結合的原則,切實保障殘疾人“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 “十一五”以來,全區2473戶貧困殘疾人家庭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1074名特困殘疾人納入社會救助,42名重度殘疾人實現機構托養,2038名重度殘疾人享受城鄉基本養老保險補貼,650名70歲以上殘疾老人給予每月人均70元生活補助,殘疾人參合率、參保率分別達到95%、98%,并實現了重度殘疾人參合費、參保費財政代繳。

10年來,殘疾人康復服務覆蓋面從“十一五”初期的不足10%擴大到60%,2.4萬殘疾人接受不同程度康復服務。殘疾人康復經費按轄區人口人均0.5元列入財政預算,以區級殘疾人康復指導中心為骨干,街道社區康復服務站、康復室為主體的面向基層的康復服務框架基本構成,從事專兼職康復服務人員達到500余人,入戶登記康復需求殘疾人15159人,建立殘疾人康復服務檔案14855人,僅“十二五”以來,通過組織實施白內障復明、假肢裝配、輪椅捐贈、輔助器具配置等康復項目和“助聽復明工程”、“助行行動”等重大助殘活動,受益殘疾人達2000余人。
10年來,殘疾人教育、就業環境進一步優化,殘疾人就業狀況明顯改善,殘疾少年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85%。殘疾少年兒童隨班就讀體系更加完備,實現了肢體、智力、視力三類殘疾少年兒童的就近就便入學和聽力、言語殘疾、盲童進入特教學校的全資助入學。在政策扶持上,從全面落實國家“兩免一補”增加到減免學生住宿費、取暖費,在全省率先達到了“四免一補”。殘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建立了從省市到縣區的殘疾高考生的統一監控體系,僅2011、2012年兩年全區就有25名殘疾考生順利進入高等院校就學。殘疾人就業實現了從就業失業登記、就業信息發布、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到集中就業、個體就業、分散按比例就業、公益崗位安置的全方位、一體化的就業扶持模式。“十一五”以來,累計扶持殘疾人個體就業625人,公益崗位安置96人,按比例安排230人,下崗殘疾職工再就業340人,推薦集中就業156人。
10年來,殘疾人扶貧解困力度進一步加大,初步實現了貧困殘疾人口減半的目標。《秦州區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規劃》(2002—2010)全面落實,以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殘疾人幫扶機制有效運行。十年間,通過各級組織的幫包帶扶,6000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穩定脫貧;通過產業扶持、項目帶動,800戶殘疾人納入全區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實現了安居夢,1.2萬貧困殘疾人納入“十二五”全區扶貧開發規劃,給予重點扶特和照顧。

10年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基層殘疾人組織網絡初步形成,殘疾人工作者隊伍逐步壯大。全區16個鄉鎮、7個街道辦事處均成立了殘聯組織,420個行政村和42個社區成立了殘協組織,專職殘疾人工作者由“十一五”初期的不足百人擴大到500余人,基層殘疾人工作服務領域從單純的殘疾人康復需求登記、普法宣傳教育拓展為集殘疾人社會保障、公共服務、項目實施、群眾性文藝體育、維權信訪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社會化的服務。基層殘疾人工作者待遇得到有效落實,鄉鎮、街道殘聯理事長實現專職、殘疾人專職委員納入政府公益性崗位,村殘協專職委員工作津貼納入財政補貼。
十年來,全區殘疾人體育事業得到蓬勃發展,有2個社區被中殘聯命名為“全國特奧活動示范社區”,區殘聯分別被省政府殘工委和市委、市政府評為“全省殘疾人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市體育工作突出貢獻單位”。競技體育取得優異成績,在國際、國內體育賽事中,我區健兒摘金奪銀,共獲獎牌78枚。特別是在今年倫敦殘奧會上,秦州籍運動員陳君飛、連浩以高超的運動技能和頑強的意志品質,取得了二金二銀的優異成績,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
回首十年,殘疾人事業發展步伐踏實而堅韌;回首十年,殘疾人獲得更多尊嚴,得到堅實力量,共享幸福生活。今天,全區廣大殘疾人和殘疾人工作者正以昂揚向上的姿態和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向世人展示著全區殘疾人事業的蓬勃發展,深刻詮釋著全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卓越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