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的十八大已勝利閉幕,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為了全面、準確、深入地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圍繞主題、把握精髓,聯系實際、深入實踐,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八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動員激勵全區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秦州而努力奮斗。即日起將開設【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干部訪談】、【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百姓感言】、【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助力發展】、【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聚焦小康】專欄,反映基層心聲,傾聽百姓愿望,精心謀劃發展,奮力建設小康,對全區各層面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進行集中宣傳;通過暢談學習十八大精神,暢想幸福美好新生活,推動全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
【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干部訪談】
構筑幸福街道 建設美好家園
——訪大城街道黨工委書記郭金霞

(秦州區外宣辦 辛志鋒)12月11日,記者就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采訪了大城街道黨工委書記郭金霞。
記者:當前,全區各級各部門都在積極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請問郭書記,您對學習十八大精神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郭金霞:十八大把科學發展觀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的同時,進一步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豐富內涵與精神實質,表現了黨的思想路線的一以貫之和與時俱進;把生態文明提升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重點,使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得到豐富;大會提出的四個“更加自覺“、兩個“翻番”、兩個“加快”、兩個“同步”等新目標、新任務,充分反映了時代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期望,對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記者:請問郭書記,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大城街道將怎樣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
郭金霞:認真學習和貫徹十八大精神,對于動員全體黨員統一思想、攻堅克難、努力奮進,全面構建和諧街道,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目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我街道會把學習和貫徹十八大會議精神作為首要的政治任務,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宣傳活動,營造濃烈的學習氣氛,注重學習與實踐相結合,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把十八大精神與“聯村(社)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效能風暴行動、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相結合,確保完成年度各項工作,提早謀劃明年的工作思路和舉措,切實推動街道工作再上新臺階,真正把十八大精神轉化為我街道發展前進的思想動力和理論指導。

記者:2012年馬上就要結束了,在本年度的工作中,大城街道都開展了哪些有特色有亮點的工作?
郭金霞:2012年,我街道按照弘揚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團結拼搏,扎實苦干的要求,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一是積極培育社會組織,發展民間團隊,搭建居民參與平臺,通過完善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構建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條塊結合、共駐共建”的工作新格局。二是開展了“一線工作法”,把情況了解在“一線”、 問題解決在“一線”、 感情融合在“一線”、 活力凝聚在“一線”。通過發揚“婆婆嘴、毛驢腿”精神,進巷道、進院落、進家庭,聽其言、察其色、化民怨、解心結、送溫暖,用街道社區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居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三是深入開展了“五必問、五必訪、五必記”活動,嚴格做到孤寡老人必問、下崗失業必問、失學兒童必問、流動人口必問、殘疾人口必問;生病住院必訪、紅白喜事必訪、鄰里糾紛必訪、刑滿釋放必訪、家庭困難必訪;重大事項必記、安全防范必記、好人好事必記、居民意見必記、信訪接待必記。四是開展了以“親民、助民、解民憂”為主題的“民情記事本”活動,建立民情交流會、限時督辦、民情回音欄、群眾監督一系列制度,讓民情記事本成為知民情的“連心橋”、解民憂的“加油站”、聚民心的“潤滑劑”。五是組織開展了“十百千萬”關愛活動。即以“十指連心”為主題的關愛單親家庭活動。號召轄區各單位進行計劃生育關懷捐款,幫助轄區單親家庭。以“百年關懷”為主題的關愛轄區老人活動。以“千家送暖”為主題的關愛困難和弱勢群體活動,要通過不斷完善“1元愛心”資助貧困大學生機制,最大限度地幫助轄區困難家庭和貧困大學生。以“萬民同樂”為主題的文化進社區活動。以各種節日為契機,開展形式各樣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居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記者:街道辦事處作為和居民群眾交往的最基層單位,直接擔負著各項惠民政策的宣傳和落實,十八大報告中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您認為十八大精神對今后工作的開展有怎樣的指導意義?在明年工作的開展中,街道的工作將有怎樣的變化?
郭金霞:十八大報告指出,要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中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把社會管理和民生工作作為今后工作的重點。

在社會管理方面,一是要以黨建工作為核心、以服務居民為重點、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以維護穩定為基礎、以建設和諧街道為目標,創新工作思路,繼續完善“1447”工作模式,即建立一個街道服務管理中心;牢固樹立以人為本、民生導向、服務為先、法治保障的四種理念;創新實有人口管理、矛盾糾紛化解、特殊人群管理、治安整治四項工作機制;以社會管理網格化服務平臺為依托,著力實施服務、安全巡查、民情訪談、民生幫扶、技能培訓、平安建設、愛心援助七大工程,不斷豐富社會管理的形式和內涵,增強社會管理的實際效果。二是堅持落實“五個一”和“四定三包”責任制(一個問題、一名領導、一個班子、一個案子、一包到底,定領導、定措施、定時間、定責任;包調查、包處理、包穩控),將各類矛盾糾紛調處解決在街道社區,為社會穩定做出積極的貢獻。三是要設立愛心援助站,有效利用社會資源,發動駐轄區單位、居民為弱勢群體捐款捐物,共建“愛心家園”。開展助學、助老、助工、助醫、助困、助殘活動,最大限度地進行愛心援助。四是大力組建助老愛老、城市保潔、義務巡邏、愛心助殘、水電維修、社會公益、應急事件、民事糾紛調解、法律援助、創業扶持等志愿者服務隊伍。充分發揮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各類人才的示范帶頭作用,首先建立一支以黨員為主的志愿者隊伍,在其成功示范的基礎上,逐步建立更多的志愿者隊伍,努力實現社區工作從領導到指導、從指揮到合作、從包辦到共管、從管理到服務的觀念轉變,大力培育社區自主創新能力,努力達到社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服務的目標,最大限度地增強社區的凝聚力。

在民生方面,一是抓好民生民計。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工作理念,把群眾滿意作為檢驗工作的第一標準,把求真務實作為工作的第一要求。樹立“解決民生、落實民權、維護民利”的職責,在最低生活保障、住房保障、社會救助等工作中,要本著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態度,嚴格做到公正、公平、合理,認真抓好各項惠民政策的落實。二是全面落實再就業扶持政策,加強失業人員的勞動技能培訓,利用勞動保障平臺,進行職業介紹、崗位推薦工作,幫助更多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就業。三是結合“聯村(社)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促進扶貧濟困工作力爭上水平、上臺階,動員一切力量擴大救助面,積極采用“造血式”的扶貧方式,爭取使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有明顯提高。四是豐富文體活動,全面占領思想陣地,大力加強街道文體活動蓬勃發展。以春節、五一勞動節、七一建黨節、十一國慶節、元旦等重大節慶日為契機,舉辦各式各樣的文體活動,不斷豐富群眾文化體育生活,密切黨群、政群關系,增強凝聚力,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促進街道文體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五是以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為紐帶,以提高街道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質量為目的,通過凈化生活環境、強化道德教育、深化民主管理、優化辦事環境,大力開展幸福街道建設。
在今后的工作中,街道將堅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引,以 “突出民生為重、服務為先,重視監督,夯實基礎”為宗旨,切實履行工作職責,為最大限度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