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有了社區以來,咱們老百姓辦理各種事情就方便了很多,有時候甚至足不出戶就可以解決很多的問題,但是在方便群眾的同時,也忙壞了那些社區工作者”,社區居民車慶珍說。
社區的基本職能首先是服務職能,服務的具體內容主要是開展面向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社會貧困戶、優撫對象的社會救助和福利服務,面向社區居民便民利民服務,面向社區單位的社會化服務,面向下崗職工的再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社會化服務。社區的工作人員到底是怎樣服務于老百姓的,日前,記者來到大城街道奮斗巷社區,利用半天的時間親眼目睹了忙碌的社區工作人員是怎樣工作的。
當天早上8:30分,奮斗巷社區的工作人員剛上班,社區居民走進朱蕊蘭來。
你好,我想問一下小額婦女貸款的情況?朱蕊蘭問道。
這是我們的宣傳單,你先看一下,社區工作人員遞上了宣傳單。然后又解釋貸款需要些啥手續……
在咨詢了婦女小額擔保貸款的具體事項后,朱蕊蘭還辦理了養老保險的繳納手續。朱蕊蘭告訴記者,如果有什么事的話,社區就給他打電話,像這一次養老保險金的續交,如果沒有社區工作人員給我打電話,今年的就錯過了。
記者看到,就在朱蕊蘭辦事的同時,又有不少居民來到了社區辦事。社區主任強亞麗說,這些居民大多都是來繳納養老保險金的。馬上到年底了,上級部門通知居民續繳養老保險金,為了避免錯過了今年的繳納期,雖然發出了通知,但還是有許多居民不知情,所以社區就逐個打電話通知。
在辦事大廳人剛少了一些后,強亞麗便帶領工作人員又來到居民家中走訪。她說這段時間,他們的工作除了讓居民按時繳納養老保險外,還有一項就是為秦州區退休人員輸入掌紋采集,雖然這些工作他們都已通知到戶,但是仍有些居民由于身體不便不能親自到大廳來辦理手續,這樣的情況他們只能到居民家中,幫助他們辦理。
來到了居民徐秀蘭家,徐秀蘭說,群眾工作就這么麻煩,他們不厭其煩地問著,很不錯。只要有事情我們就找社區,他們都很熱情。
從徐秀蘭家出來后,強亞麗又來到了居民張曉家。張曉二級智力殘疾,一家三口租房居住,孩子在上小學,全家人僅靠丈夫打零工維持所有的開銷,可是在去年,又被查出得了乳腺癌,昂貴治療費用使原本就不幸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社區干部了解后積極為她申請醫療救助和申請廉租住房資金補助,每月定期入戶上門探訪,了解其生活情況和需求。不定期打電話進行隨訪服務,了解病情和家庭需求,盡最大努力幫助其家庭,讓其得到真正的實惠和幫助。

秦州區硯房背后5號樓1單元的王莉,身患殘疾,社區了解到情況后,給她積極聯系計生站,申報爭取輪椅一個,并每月到家里看望,開導她樹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每季度在醫院檢查身體。并將門診和住院發票聯系婦聯和民政局報銷藥費,讓她感覺到了黨的關懷和溫暖。
正是一次次走訪,社區居民們才逐步熟悉了他們這些社區的工作人員。強亞麗被奮斗社區的居民們親切地稱呼為“小強”。
不知不覺中,已是中午12:30分了,奔波忙碌了一上午的強亞麗和她的同事們才準備回家。
其實像奮斗社區一樣,秦州區有許多這樣的社區,那兒的工作人員每天都在忙碌著,也正是有了這些普普通通工作人員的忙碌和努力,國家的惠民才能真正地傳遞給每一位社區的居民,讓更多的老百姓感受到便利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