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外宣辦 辛志鋒 通訊員 王選)玉泉觀古建筑維修保護工程是我市“十二·五”期間重點文物保護項目,主要是對玉泉觀核心區三十三處古建筑進行維修保護,2011年6月正式維修開工。經過一年多的施工,目前已有二十九座古建筑完成保護維修,預計今年5月整個工程將全面完工。
春節過后,天氣漸暖,玉泉觀古建筑維修保護工程現場,已經開始忙碌了起來,來自河南古建公司的工人們正在對玉皇殿進行全面維修。玉皇殿是明代建筑,已有400余年歷史,是整個玉泉觀的核心廟宇。5.12地震以后,大殿出現了地基下沉、柱頭標高不一等情況,保護維修刻不容緩。

玉泉觀文保所副所長趙昌榮說,在多次召開會議之后,確定先刨開地基看一下,假如地基確實有問題需要落架大修那么毫無疑問我們就要落架大修,從目前來看這個可能性還不大,出現柱子下沉可能是長年累月積水方面造成的。
到今年五月底,玉皇殿等剩余四座建筑的維修保護將完工。這預示著歷時近兩年的玉泉觀保護維修工程全面完工。目前,通過地基處理、槽朽柱體墩接、更換殘損脊瓦等方法,已對六十四臺山門、混元宮牌坊、文昌殿、三清殿等二十九座古建筑的完成了維修保護,完成維修面積2000多平方米,投資1000多萬元,占整個維修建筑面積的90%和投資總額的80%。
河南龍源古建公司負責人李援朝告訴記者,這維修工程主要采用了修舊如舊,保持現狀恢復原狀這個古建筑原則修復的。維修完以后和原來的風貌基本一樣,沒有大的變動,就對瓦件進行了翻新,梁架還是原來面貌。33處已經驗收了有20處左右,其它還有10處左右沒有驗收。

在整個保護維修過程中,施工方針對玉泉觀既是文保單位,又是旅游景區、宗教活動場所的現狀,在保護維修工程實施上,對三十三處古建筑按照先外圍,后中間,先上后下的順序安排逐步實施,又結合降雨天氣較多的實際,在先做好全部附屬文物安全防護的前提下,再實施建筑維修,逐步推進。
趙昌榮告訴記者,對文物的保護是提前修復,比如說神像、壁畫、元代的磚雕進行了保護,不能有絲毫的損傷。
維修后的玉泉觀,將成為我市乃至隴東南地區環境優美、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文化名觀和旅游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