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奉獻在社區
----記天水郡街道暖和灣社區志愿者劉思義

花白的頭發,慈祥的面容是劉思義老人給人的第一印象。今年已70歲的劉思義,退休后一直熱心于社區公益事業,積極地加入了社區志愿者隊伍,全心全意地協助居委會開展服務工作,為社區活動出力出汗,更為社區的管理與建設出謀劃策。
劉思義老人待人熱情、善解人意,平時對鄰居和小區居民都十分關心。哪家房子出租了、哪家居民入住了、哪家發生緊急情況了,他都能及時的將信息反饋給居委會,并認真地協助居委會做好居民的信息采集工作。正是因為他熱心幫助鄰里、熱情服務居民,所以社區中許多上門登記工作和文化活動在他的牽頭和發動下,居民們都能積極地配合和參與,為居委會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形成了鄰里關系和睦、溫馨、美好的社區氛圍。

為了使小區內能有良好的治安環境,他長期進行義務巡邏,值班,他從來不計較個人得失,在巡邏過程中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從早到晚,人們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替鄰居鎖上沒鎖好的門;領著居民清潔打掃樓道;義務幫助子女不在身邊的生病老人,帶他們到醫院去看病;熱心為不識路的群眾指路、帶路;不計報酬;協助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各項工作……等等。這里發生的大小事情似乎都逃不過他那雙小小的眼睛,經常深入居民群眾中,了解群眾的心聲,并將群眾的心聲反映到居委會。作為義務交通協管員,在紅山小學放學時,他們義務護送孩子們過馬路,為青少年的身心安全提供了保障。
每周五的社會衛生日,他義不容辭加入到了社區的清掃隊伍,認真清掃著每一處。除此之外他還經常組織發動樓內的居民洗樓梯,看到有人隨手丟垃圾就前去提醒人家要講文明,創文明城市人人有責等。發現社區里有垃圾和衛生死角就主動去清理,難以清理的就上報給社區居委會。無論是烈日當空,還是刮風下雨,在暖和灣社區內總會有他彎著腰用手撿垃圾和清理張貼廣告的的身影。
劉思義,暖和灣社區中一位普普通通的社區居民,一位樂于助人、奉獻愛心的社區志愿者,他這份心系社區、奉獻社區、回報社會的真情,給社區這個美麗的家園增色添彩。他常說“我是一個普通黨員,是黨組織的一個兵。助人為樂是黨組織的一貫追求,我的晚年生活也在努力實踐黨組織的要求。只要有一顆善良的心,那么整個世界都是美好的。“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不知道這句話的出處,但我覺得這就是青年志愿者生活的真實寫照,每當我看到這句話時,就燃起了我對志愿者生活的向往,而在我眼里,志愿者意味著無私地奉獻,我沒有想過能做很大的事情,只想在可能的條件下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去幫助服務別人,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和有價值,因為一個人活著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更多的是服務他人,也充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