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作和諧的基石
——走近“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王長利

有人把基層人民調解員比作社會和諧的基石,王長利就是這樣一塊默默無聞地嵌在和諧基座上的石頭。
王長利是秦州區藉口鎮司法所人民調解員,從事人民調解工作已有23年。23年間,他走千家,進萬戶,息訴訟,化糾紛,成功調解各類糾紛700余件,維護了一方安寧與穩定。他也先后被國家司法部、省司法廳和市、區司法部門分別評為“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省十佳優秀人員調解員”“省十大法制人物”等榮譽稱號,同時還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十大隴人驕子”。
王長利說,鄉鎮人民調解員的工作非常瑣碎,大至鎮與鎮、村與村之間因地界、婚姻、經濟等矛盾引發的糾紛,小至鄰里、親屬、家庭內部之間形成的矛盾,都需要基層調解員耐心細致地做工作,才能將矛盾化解在萌芽,不致于釀成大禍。

記者近日來到秦州區藉口鎮司法所采訪時,王長利正在對一起調解成功的家庭糾紛進行回訪。藉口鎮鐵爐村村民張祿堂平時喝醉酒后就打罵妻子,妻子將此事告訴了哥哥賈寶全,“大舅哥”的加入使得這場家庭糾紛的矛盾更加激化。今年5月,賈寶全將此事反映給王長利。得知此事后,王長利將雙方叫在一起,通過數次上門進行耐心勸說,張祿堂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誠心地向妻子做了保證:“以后少喝酒,再不打罵妻子。”

如今距張祿堂兩口子和好已經半年時間了,王長利再次將兩家人叫在一起進行回訪。張祿堂告訴記者,經過王長利的勸說,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說:“我真心感覺到對不住女人,現在家里過著和睦的日子都得感謝王長利給我講的那些道理。”“大舅哥”賈寶全同樣對王長利贊不絕口,他說:“王長利多次上門到家里幫忙調解,15里的山路,他每次來穿著一雙黃膠鞋上全是泥巴。現在兩口子和好了,日子過得和睦得很。”

王長利告訴記者,經過調解,有矛盾的村民或者家庭能夠和睦相處的時候,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安慰。然而,也有些當事人為了發泄一時之氣把他當成“出氣筒”,王長利說:“在這樣的時候,作為人民調解員更要迎難而上,用耐心、誠心和熱心去感化雙方當事人。”
從1990年擔任司法助理員起,王長利先后組織矛盾糾紛排查300余次,預防群體事件72起,處置突發事件41起,主持化解各類矛盾糾紛700多件,調解成功率達到9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