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秦州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旅游工作,堅持把旅游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來培育,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名城的資源優勢、優秀旅游城市的品牌優勢和中心城區的區位優勢,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城鄉旅游功能不斷完善,旅游產品建設得到大力推進,宣傳促銷進一步強化,市場秩序持續得到加強,旅游從業人員素質明顯提高,旅游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區旅游業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全區先后建設了鄧寶珊將軍紀念館、南北宅子地下通道工程、賈家公館保護維修工程、北宅子維修保護工程、玉泉觀古建維修保護工程等重點旅游項目;通過加大旅游招商引資力度,轄區內旅游賓館、飯店數量持續快速增加,較大規模賓館飯店由2010年的30多家發展到如今的60多家;通過對外推介與宣傳,加強了與周邊地區及國內重點旅游城市的旅游合作交流,擴大了旅游客源市場,秦州旅游對外知名度日益提高,在2014年舉行的“第二屆美麗中華特色旅游品牌宣傳推廣盛會”上,秦州區榮獲 “中國最美生態文化旅游名區”和“中國最美宜居宜業宜游名區”稱號;隨著2013年4月國家《旅游法》的頒布和同年10月該法律的正式實施,依法治旅、依法興旅的格局逐步形成,我區旅游市場秩序得到加強,旅游從業單位服務質量不斷提高,營造了全區良好的旅游發展環境。

秦州文化底蘊深厚,資源豐富,遺存、傳承和近年來開發建設的旅游產品類型多樣,現已形成了集觀光、休閑、度假、探險等多樣化、多層次的旅游產品。綜合人文旅游景觀有伏羲廟、南郭寺、玉泉觀、炳靈寺、后街清真寺、文廟、人民公園等;古民居有胡氏民居、哈瑞故居、賈家公館、馮國瑞故居等;會館有山陜會館;書院有隴南書院、萬壽宮;生物景觀和生態體驗保護區有太陽山森林公園、李子園森林公園、滲金山森林公園、豹子溝珍稀植物園和秦州大鯢自然保護區;遺址遺跡有西山坪遺址、師趙村遺址、李廣墓、紀信祠、木門道、諸葛軍壘、天水關等;水域風光有藉河風情線、玉泉、北流泉等;地文景觀有齊壽山、太陽山、白云山、云霧山、寶峰山、天水石林等;特色旅游商品有呱呱、雕漆、地毯、絲毯等;人文活動有玉泉觀上九會、南郭寺四月八、伏羲文化旅游節等。

截至目前,全區創建國家A級景區6家,其中國家4A級景區3家(伏羲廟、南郭寺、玉泉觀),2A級旅游景區3家(炳靈寺、李廣墓、諸葛軍壘),轄區內有省級森林公園3處(李子園森林公園、太陽山森林公園、滲進山森林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胡氏民居、玉泉觀、后街清真寺、伏羲廟),旅游星級廁所13座,星級賓館飯店17家(四星4家、三星10家、二星3家),農家樂及生態休閑園區60多戶,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逐漸成為我區旅游扶貧、增加農民收入新的經濟增長點;旅行社(含門市)總數24家,導游(講解)員500人,導游人員和旅游服務人員的持證上崗率達到95%以上,轄區建有伏羲路旅游商品購物一條街,規模以上旅游商品生產企業7家。2014年1—8月份,全區接待國內外游客624.4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37.8億元,同比增長22.3%和24.1%,實現了旅游經濟指標平穩增長。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有力地帶動了全區商貿、餐飲、住宿、娛樂、交通、通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旅游從業人數達到1.2萬人。

2011年--2014年間區政府先后編制了《秦州區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及六個子規劃、娘娘壩鎮地質災后旅游業恢復重建等一系列旅游發展規劃,隨著規劃的逐步實施,秦州旅游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