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
審議快訊
秦州代表團
第4期
大會秘書處 2015年1月15日
圍繞中心話發展 關注改革獻良策

1月15日,秦州代表團分兩組認真審議了政府工作報告。

宋尚有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從調結構、擴總量、強基礎、增投資、重建管、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諧八個方面,全面客觀地總結了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以來的工作,深入分析了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全面系統地提出了明年工作的總體思路、奮斗目標和重點任務。報告內容豐富、重點突出,結構嚴謹、語言精練,有三個顯明特點:一是“新”,二是“實”,三是“精”,是一個求真務實、鼓舞人心的高質量報告,我完全贊同。
《政府工作報告》對農業農村工作用較大篇幅作了總結和安排,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在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中,我們一要深刻認識新常態,積極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總體要求,構建“三大體系”,在產業體系上體現產出高效、產品安全;在支撐體系上體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在經營體系上體現規模適度、競爭力強。二要適應省、市農業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和要求,圍繞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目標,在持續推進全市“48113”現代農業推進計劃的同時,緊緊圍繞“十個起來”,深化改革,破解難題,重點在六個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在農村綜合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繼續采取試點引路的辦法,市上督抓2個鄉鎮,每個縣區主抓1個鄉鎮,重點在承包地和宅基地確權頒證、新型經營主體培育、金融服務三農、戶籍制度改革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二是在主導產業發展上取得新突破。重點抓好果品產業和蔬菜產業發展,集中力量辦兩件大事,即辦好花牛蘋果推介會;完成設施蔬菜鋼架大棚改造,高標準打造渭河川道綠色示范長廊。三是在扶貧攻堅上取得新突破。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深入推進扶貧行動向“四個延伸”轉變,即由幫扶貧困村向整片區整流域延伸,由幫辦實事向拓展增收渠道延伸,由單位幫聯向社會各界參與延伸,由貧困村脫貧致富向全面小康建設延伸,打好片區扶貧開發攻堅戰(秦州區是重點、也是難點)。四是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取得新突破。年內解決27萬多人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建設農村道路1000公里以上、興修梯田30萬畝、易地搬遷1.5萬人、實施危房改造3萬戶,力爭2016年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化、通村道路硬化、耕地梯田化,2020年前消除農村危房,實現農村磚混、磚木結構住房全覆蓋。五是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上取得新突破。按照“百村示范、千村整潔、水路房全覆蓋”的要求,重點要探索美麗鄉村建設、農村垃圾清運等方面的長效機制,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六是在強化農業科技支撐上取得新突破。圍繞特色優勢產業,著力抓好兩個示范引領項目,即積極籌建甘肅航天育種研究院,打造全省乃至全國航天育種“航母”;以花牛蘋果、秦州大櫻桃為重點,在武山縣規劃建設高標準果品示范園,大力推行矮化密植、設施栽培、水肥一體、農機農藝融合、果畜沼循環發展、防災減體系等高新技術,切實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張明泰代表說,2014年政通人和、風調雨順,全市上下齊心協力,各項經濟指標完成較好。較前幾年經濟指標的高增長,去年雖然在增長速度上有所放緩,但在質量和效益上有了顯著提高,符合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墩ぷ鲌蟾妗穱乐斍髮崳偨Y成績實事求是,謀劃新一年的工作思路清晰,工作措施扎實具體,我完全同意。2015年,根據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要求,秦州區作為我市的中心城區,面臨著比較大的壓力,同時也蘊含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建議要著力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要進一步拓展城市空間,努力擴大城市容量,為構建現代化大城市打下堅實的基礎。秦州區目前城市區域偏小,空間不足,嚴重制約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和經濟社會發展,要高標準、高起點做好城區拓展規劃,深入推進西移擴區戰略,為城市發展拓展必要的空間。二要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不斷增強城市的吸引力和輻射帶動力。要著力抓好道路改造拓寬、公交線路優化、交通綜合整治等工作,合理設計建設過街人行天橋,下功夫解決道路擁堵問題,繼續做好城市美化、綠化、亮化工作,不斷完善城市的綜合功能。三要以現代農業為抓手,下大力氣、集中力量解決好秦州區西南片區貧困問題。秦州區是一個農業大區,農村貧困面較大,貧困人口多,要結合全市實施“1461”扶貧攻堅工程和“雙聯”行動,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加快推進扶貧攻堅戰略,切實解決“燈下黑”的問題。四要圍繞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社會事業建設以及災后重建等工作,集中力量辦一些經濟社會發展急需、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實事,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任伯年代表說,我完全贊同政府工作報告。提兩點修改意見:一是報告提出要“構建現代化大城市”,這與前幾年提出的建設隴東南區域性現代化大城市的提法不相吻合,加之現在國家對“大城市”又有新的標準和界定,建議將“構建現代化大城市”修改成“建設隴東南區域性現代化大城市”,這樣更加準確一些;二是國家提出教育改革,轉“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這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但報告在“合力推動教育均衡發展”方面,沒有提素質教育,建議能夠增加這方面的內容。同時建議,在三產發展方面應該把生產性的第三產業發展更加重視起來,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如快遞、快運等,大力發展為大企業服務的小企業,使之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相互贏利,增強發展的潛力。
天水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
審議快訊
秦州代表團
第9期
大會秘書處 2015年1月15日
圍繞新常態 建設新天水

1月15日下午,秦州代表團分兩個組,對政府、計劃、財政三個工作報告進行了認真審議。

雷 鳴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從8個方面認真總結了去年的工作,從9個方面謀劃了2015年的宏偉藍圖,有三個特點:一是總結成績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簡明扼要。報告反映出我市的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全省名次明顯前移,說明去年一年做了大量艱苦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二是分析問題不遮不掩、勇于擔當、敢于面對。報告通過查找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對2015年的工作思路作了探索,并把2014年未完成的工作作為新一年工作重點。三是謀劃工作目標明確、任務具體、措施得力。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面臨著經濟下行的壓力,報告提出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對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提供了方向,也為兩區五縣各項工作定了基調,成為做好各項工作的“施工圖”、“路線圖”和“日程表”。
對于貫徹落實好《政府工作報告》,我談以下幾點認識和體會:一要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探索縣區經濟發展的模式和路子。要全面領會、準確把握新常態要求,結合秦州實際,把工作思路體現在速度的變化、結構的優化和動力的轉化上,要以結構優化為支撐,遵循經濟規律,探索一條適宜秦州經濟社會發展的路子和模式,努力把秦州區建設成為全市改革發展的“帶頭區”、“核心區”。二要主動適應結構的調整,加快推進農業和扶貧開發各項工作。要以秦州區西南片區扶貧開發為重點,不斷優化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大勞務輸出力度,增加農民收入,確保實現2017年與全市一起脫貧的目標。三要主動適應轉型升級,做強做大工業經濟。要高度重視工業發展,做大做強企業是新常態下動力轉換的重要措施,要提升傳統產業,還要培育新型產業,要在提升產業上下功夫,在科技進步上做文章,在提質增效上找出路,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加大工業企業培育力度,做好產業承接和轉移,努力增加財政收入。四要主動適應文化產業的融合,做好文化旅游、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要立足區域內文化旅游資源的優勢,大力發展文化等產業,使之轉化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五要主動適應新形勢,抓好報告中涉及秦州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促進秦州經濟率先跨越發展。六要主動適應“落實年”,培養一支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隊伍。要樹立“不抓落實等于零”的思想,加強干部隊伍建設,促進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使2015年真正成為充滿希望的一年、大有作為的一年、狠抓落實的一年。

蕭 菡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是一個務實的報告,總結成績實事求是,分析問題客觀實在,敢于直面困難和矛盾,2015年的目標任務明確具體,尤其是一些經濟指標的下調,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精神,報告通篇突出了一個實字,我贊成這個報告。對2015年的政府工作,提幾點建議:一是對大的經濟形勢有所研判,更加科學合理地謀劃工作思路,尋找新的發展機遇,針對目前工業企業,特別是裝備制造業存在的困難,要高度重視,想方設法幫助企業走出困境。二是要注重產業結構調整,加快三產服務業,特別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速度,要挖掘潛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要把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依法治國方略的貫徹在報告指導思想中更突出一些。四要進一步重視解決交通擁堵和出行難的問題,特別是對城市的道路交通條件要進行大的改善。五要重視物價上漲對群眾生活的影響,適當發揮政府對價格的調控平抑作用,使群眾生活水平保持穩定。六要進一步重視生態建設,樹立環境保護意識,珍惜保護好我市目前的良好生態環境。七要重視中藥材產業發展,做好中藥材生長條件調研和野生藥材普查等工作,探索新的產業發展路子。八要關注養老產業發展,大膽嘗試,探索多元化的投資機制發展好這一產業。九要高度重視城市規劃,結合第四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做好前期調研等基礎性工作,高起點、高定位、高標準做好城市建設規劃,切實發揮規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
文月平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言簡意賅、文風樸實,實事求是地總結了2014年的工作,立足全國、全省經濟發展新常態,客觀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對市情有了新認識,安排2015年工作任務很具體,目標很振奮。
建議:一要在市級層面統籌協調華夏祭祖基地建設工作,成立工作機構,統籌市、區制定的規劃,科學確定最終實施方案,扎實推進祭祖基地建設。二要充分發揮和挖掘伏羲文化旅游節、玉泉觀、南郭寺等旅游資源的品牌作用,從體制機制上深入推進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深度融合,以文化促進旅游發展,以旅游促進商貿物流發展,建設隴東南一流的商貿流通綜合體,拉動經濟發展。三要高度重視和研究解決中、小學校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和城區入校難的問題,科學合理布局,進行資源整合,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天水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
審議快訊
秦州代表團
第16期
大會秘書處 2015年1月16日
審議報告實事求是 提出建議緊貼實際
1月16日,秦州代表團繼續認真審議政府、計劃、財政三個工作報告。

桐樹苞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指導思想明確,切合實際,具體可行。天水是一個農業市,農村人口占很大比例,做好三農工作尤為重要。報告把三農工作列為重點,實際工作中就應當高度重視,突出這個重點抓好落實。關于三農工作,我建議:一是抓好農田基本建設。天水是一個缺水的地方,水資源很緊張,目前解決的辦法就是廣開水源,節約用水。農業要想連續增產,必須提高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對天水就是要解決好干旱問題,不僅是飲用水的問題,還要用水灌溉農田!耙こ獭焙芎,可以增加澆灌面積,這是一個很好的惠民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有關部門要支持把這件大事情辦成。根據各個地方的情況,搞基本農田澆灌,有基本農田,產糧就可以保證。二是農業發展要依靠科技。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要發揮農業科學院的作用,和陜西楊凌農科院搞個合作項目,選派一些鄉鎮、村的基層干部和農民到楊凌培訓一下,讓他們掌握必要的農業科學技術,通過運用科技,促進增產增收,用科技來提高農業生產。
黃孝榮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務實,不論是對2014年工作的回顧,還是對2015年工作的安排,都盡可能地用數據、事實和項目說話,體現出思路清晰、重點突出、措施有力的特點。2015年主要任務的提出和工作的安排都富有前瞻性和挑戰性,令人鼓舞。
提五點建議:一要更加突出問題導向的意識。報告客觀坦誠地對去年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作了表述,歸納了八個方面。這些問題的提出,表明了政府是有勇氣的,是敢于擔當的,但是許多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希望政府能以這些問題為導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解決這些突出問題上。二要正確認識和處理適應經濟新常態和轉型跨越發展的關系問題。經濟新常態最明顯的標志是經濟增速由高速進入中高速,為了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就得把一些發展的指標適當調低。因此,一定要把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與實現轉型跨越發展,與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收入倍增計劃,與實現甘肅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一并統籌考慮,不能顧此失彼。三要明確職業教育整合的模式。天水職業教育的資源是豐富的,但在眾多的職校當中,辦學的狀況、水平差距很大,特別是市、縣(區)辦的職校除極少數外,大多數生源緊缺、師資結構不合理、慘淡經營。建議政府要高度重視職業教育,明確整合資源的模式,發揮職業教育應有的作用。四是對一些尚處于醞釀和謀劃階段的重點工作寫入工作報告要慎重。工作報告也是年度工作安排,報告提出來了就要兌現,如果在一年時間內不會有實質性的進展,甚至確定不了到底能否實施,那所提事項到下年度人代會上如何給人大代表和全市人民一個交代?五要進一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如建設區域性現代化大城市目標已提出好幾年了,這本是一個凝聚共識、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綜合性目標定位,但到底區域性現代化大城市的內涵是什么,大致多少年要實現,實現后是什么樣的,政府應講清楚,沒有內涵的表述就是一個空洞的東西,老百姓會感覺和他們沒關系。再比如三年找礦行動,已經三年了,結果如何,也應該有個較為明確的結論。

何 東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語言平實,實事求是,富有新意,尤其對部分經濟指標的調整,讓人感到很務實,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結合《政府工作報告》,秦州區要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在城市建設方面,①要做好山水文章。圍繞藉河,建設藉河風情線和上游濕地公園;圍繞南北兩山,作好綠化、美化工程,為市民創造生態休閑環境,集中打造“兩山一水一城”的城區景觀格局,提升城市品位;②要整理好城市的區域片帶。重點做好棚戶區改造、路網整修、小巷道硬化等與民生相關的工作,加大城市區域片帶綜合治理力度,改造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③要突出城市特色,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圍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推動西關片區古城保護和歷史人文景觀的擴建提升;④要不斷完善城市功能。下功夫解決城市配套功能不足的問題,合理劃分、設置城市功能區。二要支持現有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型產業。發展以電子信息為主的高附加值企業,形成產業集群。三要發揮中心城區優勢,做強第三產業。發展隴東南的總部經濟城區,發展文化旅游、電子商務以及生產性服務業。四要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為支撐,加快扶貧開發進程、大力發展果品、蔬菜、畜牧、中藥材等產業,加快扶貧開發、土地流轉、農業產業化發展,力爭2016年完成脫貧任務。五要全力辦好民生實事。著力在住房、教育、醫療等民生實事上下功夫,建好保障房,整合教育資源,優化教育布局,做好教育產業,把民生實事辦好。建議:一是市政府要把伏羲文化確立為全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主題,將伏羲文化園建設項目最好能提升到省級層面。二是全市的重大項目建設上,要充分考慮秦州區的實際困難和承受能力,做到財權和事權相統一。

陳曉龍、李宗義、蘇定武、王晉代表建議,一要建立健全教育保障機制,進一步加大對教育的投入。二要增加義務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優質資源,在增量提質上下功夫。三要把握國家構建職業教育體系的良好機遇,整體規劃我市三級職業教育體系,盤活職業教育資源。四要搶抓歷史機遇,實施好薄弱學校改造項目,加大標準化學校建設,全力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郭慶來代表建議,一要進一步加大環境整治力度,環境保護工作要與城鄉建設同步,不能再走先建設后治理的老路。二要進一步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我市的城市維護和管理還比較落后,要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三是今年提出的各項指標任務比以往有所下調,符合我市實際,要扎實工作,保證完成目標任務。
臺玉琪代表建議,一要加強衛生隊伍建設,特別是加強對基層,尤其是村衛生員的培訓工作。二要加強對燃放煙花爆竹的管理,防止環境污染和噪聲污染。三要加大對深夜飆車行為的整治,防止噪聲擾民和安全事故發生。四要想辦法解決城市擁堵問題,可否在上下班高峰時段設制公交專用道,在人流量大的路段架設人行天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