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外宣辦 劉可)“國道310升級改造工程是市、區重點項目,鎮上在征遷過程中制定了”十日奮戰“的工作計劃,鎮上的干部、村干部與選派干部一起入戶宣講政策,打消群眾的抵觸情緒,群眾由抵觸慢慢轉變為支持我們的征遷工作,使西十里段的征遷工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秦州區玉泉鎮副鎮長程明星如是說。
“干部們對我態度好得很,像親戚一樣,該聊天的聊天,該談事情的就談事情,晚晚給我們講政策,我們剛開始辨不來,慢慢聽一聽,能懂這個政策了。今天我給娃說政府的人真格好。”玉泉鎮西十里村村民鄭愛蘭對參與此次房屋征收工作的干部評價頗高。

選派干部拍攝西十里征遷拆除現場。 (劉可/圖)
天水市秦州區國道310升級改造工程主線全長57.8公里,含“秦州大道”,征地面積七百余畝,拆遷安置群眾百余戶,涉及玉泉鎮西十里村14戶村民。由于地處“秦州新城”核心地帶,西十里村為周邊多個建設項目提供著建設用地,當地干部擁有豐富的房屋征收工作經驗。
秦州區房屋征遷玉泉鎮選派工作組的第一課,就是向當地鎮村干部學習開展房屋征收工作的經驗做法。前三天,鎮干部和選派工作組采取全面入戶、重點協商的工作方法,可是“一天入戶幾次最合適?”便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入戶次數太多,對群眾日常生活干擾過大,容易引起群眾反感;入戶次數太少,工作壓力傳導不下去,工作節奏帶不起來,影響全局進度。對于這類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鎮村干部總能夠綜合考慮對象戶的性格、生活習慣等因素,做到恰如其分,這一點就讓選派干部很“服氣”。

選派工作組入戶開展工作。 (劉可/圖)
除了工作辦法靈活多樣,讓選派干部感觸更多的還是工作作風方面。自征遷工作開展以來,鎮上抽調的精兵強將吃住在村上,不畏疲勞,連續作戰,談判到凌晨一兩點是家常便飯,餓了就在指揮部的爐子上烤一個饃饃,困了就在會議室的桌子上趴一會,這讓習慣按時按點上下班的機關選派干部看到了差距,讓他們很“感動”。
區房屋征遷玉泉鎮選派工作組組長余耀文說:“作為一名機關工作人員,離開了辦公桌,走出了辦公室,深入一線,感受到玉泉鎮在這個征遷工作中,體現出了四種精神,一是不畏艱辛、敢于碰硬的擔當精神;二是不講條件、日夜奮戰的奉獻精神;三是凝心聚力、目標一致的團結精神;四是勤于思考、機動靈活的創新精神。玉泉鎮的四種精神創造了玉泉的征遷速度,同時很好地詮釋了”秦州精神“,對于我們這一批選派的機關干部影響很大。另一方面,我們這一批機關干部也會把自己在單位上的一些好作風、一些好的工作方法帶到鎮里面,形成一個‘雙促進’,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村民鄭愛蘭家簽訂房屋征收協議。 (辛恬/圖)
如其所言,選派干部也確實把機關單位“勤于學習,善于總結,長于宣傳”的優點帶到了征遷一線。每天工作開始前,工作組會組織集中學習,掌握房屋征遷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實施細則。第一時間制定了工作組全套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及時研究確定了“群眾盼搬遷”的宣傳策劃,通過搬遷前后群眾居住環境的改善,引導群眾積極搬遷,堅持了正確的輿論導向。
在新的工作機制催化下,鎮村干部和選派干部兩個積極性都得到了較好發揮,西十里段房屋征遷工作得以迅速推進,并有望于3月底前圓滿完成既定工作任務。

選派工作組協助群眾搬遷。 (劉可/圖)

選派工作組協助群眾搬遷。 (劉可/圖)

選派工作組協助群眾搬遷。 (劉可/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