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秦州>>正文
秦州區:易地扶貧搬遷 自家門口奔小康(組圖)
(2017/12/18 8:54:51)  來源:秦州區外宣辦  打印本頁

(楊家寺鎮大莊新村)

(牡丹鎮牡丹新村)

(牡丹鎮馬家川蔬菜基地)

(牡丹鎮辛家山村舊址)

  近年來,秦州區認真貫徹落實易地扶貧搬遷各項政策措施,堅持以脫貧攻堅為統攬,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頭號工程”,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為核心,通過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依托產業發展,全區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辛家山村位于牡丹鎮東南方向的大山深處,這里距離牡丹鎮7公里,山路崎嶇,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薄弱,是牡丹鎮人口基數最大的貧困村。辛換義是辛家山村的村民,這些年,他在農閑時候就去鎮上打零工,偏遠的山路,讓他每天都要在奔波途中,有時遇上雨雪天氣,出行更是不方便。

  “我們主要是山高路遠,這個交通不太方便,下來一年農村收入不好,農活閑了我們就走轉咀菜棚里面,就打個工,給人家弄個蘑菇,打個臨雜工。”辛換義說。

  結合當地實際,牡丹鎮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力度,2016年初完成了牡丹新村規劃并開工建設,計劃對山區不易發展的10個村進行集中搬遷安置,目前已建成了能安置324戶1500人的牡丹新村。像辛換義一樣,住在偏遠地區的群眾,將在不久搬遷到安置點,通過拔窮根、挪窮窩,走上致富路。

  記者在牡丹新村易地扶貧搬遷的安置點看到,這里精美的小洋房主體工程已經全部完工,一排排整齊的蔬菜大棚分布在這個新村的周圍。據了解,像這樣的蔬菜大棚一共有將近400多個和4個大型的養殖場。等到全部的村民搬到這里之后,這些農業設施將會提供給像辛換義這樣將近600多個農民在自家門口就業的機會。

  進門就是寬敞明亮的小洋樓,出門就是務工致富的合作社,牡丹鎮緊緊抓住了讓村民搬得出,穩得住的發展思路,大力培育發展果品、畜牧、蔬菜、中藥材、勞務五大主導產業,提高貧困人口致富能力。村民們搬進新房后,真正踏上在自家門前奔小康的大道。

 找準脫貧路子,才能摘掉貧困帽子。十三五期間,楊家寺鎮針對林園區相對偏遠的四個村,啟動了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總共搬遷安置四個村360多戶群眾。

  在楊家寺鎮的大莊新村,干凈整潔的文化廣場,寬闊的馬路,讓這個依山傍水的新農村顯得格外美麗。在2016年一共有79戶村民,集體從12公里以外的大莊舊村搬遷到了這里。

  走在大莊新村的巷道與農戶家中,完善的基礎設施,精致的室內裝飾,讓這里看起來和城里的小區沒什么兩樣,村民李國成告訴記者,搬過來的這一年,他在自家門前的農業合作社打工,收入要比以往好得多。收入多了,日子也就越過越紅火。

  近年來,楊家寺鎮依托便利的交通與自然資源優勢,累計在全鎮流轉土地5160畝,建成設施中藥材種植大棚258座,建成蔬菜大棚186座,同時還積極發展果品與畜牧養殖業,積極為搬遷群眾謀發展,找路子,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全區自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開展以來,努力按照“一年建設、兩年搬遷、三年穩定”的工作要求,深入實施“一村一品”產業推進行動,實現集中安置區村有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門路、勞動者有增收技能,通過培育壯大產業,全區實現了13000多貧困人口的脫貧。

攝影相關圖片
天水“黃金大道”登上人民日報(圖 甘肅林院助力中梁鎮電商扶“蘋” 我為中梁蘋果代言(圖) 麥積山溫泉·極地冰雪王國(圖) 天水師院助力清水電商扶“蘋”行 清水縣3000干部助力電商扶“蘋” 天水在線開講“煙鋪模式”(圖) 天水變身“微城”,“花牛”爆倉 煙火人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