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全國工商聯和房地產協會副會長、北京今典集團董事長張寶全攜蘭州實創、仁恒、華富、萬盛、蘭雅等10多家房地產開發商共30余人來我市踩盤聯誼,對我市房地產業的發展趨勢進行點評,并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市委副書記杜松奇參加了聯誼會。 張寶全是江蘇鎮江人,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92年投身商海,從事海洋運輸和房地產開發。1996年其開發的“今典花園”成為京城熱銷樓盤,2001年當選為“中國房地產十大風云人物”。 張寶全參加完在蘭州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房地產業發展論壇后應天水蘭天房地產公司邀請,特意來我市踩盤聯誼。他在觀看了西關片區古民居工程、現場觀摩了蘭天“新華苑”小區后認為,我市的房地產業與大中城市相比仍屬于初期發展階段,內在動力和潛力很強。他希望各房地產開發商要結合當地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的獨特優勢,在現有建造功能型產品的基礎上,把質量搞好,把服務做好。應該放遠光,多元化發展,才能使房地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今典集團董事長張寶全簡介:
江蘇鎮江人,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作家、書法家,今典集團董事長,今日美術館館長。
從事過中國社會幾乎所有的職業:工農兵學商。下過鄉、當過五級木匠、1976年入伍當過戰地記者和貓耳洞作家,出版有報告文學集《強兵強將》、中篇小說集《啊,哈雷》、《火祭》、影視劇本集《第一百首歌》等。1992年投身商海,從事海洋運輸、房地產開發等;
1996年開發的今典花園成為京城熱銷樓盤,后又以“今日家園”創京城銷售“井噴”奇跡,“空間·蒙太奇”則開創了北京樓市創新的時代。2001年,當選“中國房地產十大風云人物”。目前開發的CBD60萬平方米的“蘋果社區”以其顯著的性能價格比震動樓市,引起了房地產界的關注。現正在開發的項目還有位于海南三亞亞龍灣紅樹林酒度假酒店,該項目總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為亞龍灣地區最高檔、最有特色的度假酒店。
相關閱讀:張寶全的商業邏輯 中國地產商人娛樂大亨夢
張建友:超越夢想 行者無疆

2004年4月9日,中國地產大亨潘石屹參觀天水蘭天新華苑并題詞:“希望蘭天新華苑成為天水人民最好的房子。”
“蘭天”不是懸掛在我們頭頂的那一片藍天。
但在人們的意想中,“蘭天”也是一片天,是它的創立者張建友心中一片蔚藍的天空,一個伴隨著他追尋的腳步,一直從故土浙江樂清海邊來到西部黃土高原,歷經數千里20多年仍然明麗爽朗的青春夢想。
其實,創立“蘭天”之初,張建友的本意還只是兩個城市的縮稱:一個是蘭州,甘肅的省會。一個是天水,甘肅第二大城市,“羲皇故里”(江澤民題詞),有“隴上江南”之稱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境內有聞名世界的麥積山石窟,在中央電視臺組織的西部城市評選中,天水被評為最具西部風情的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前者,是張建友創業立身之地;后者則給了他又一片夢想的天空。
從這個意義上講,作為一個企業的名號,“蘭天”既是張建友的過去,更是他的未來。
2002年,在天水,成立天水蘭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他投資興建甘肅天水蘭天商廈官泉購物廣場、蘭天花苑,兩個項目同時啟動,仿佛兩只巨大的翅膀,在天水市中心廣場的東南角,醞釀著一次令人注目的飛翔。
在兩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沒有人想知道張建友是誰,他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兩年后,張建友憑著“蘭天”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經營運作,不僅被眾多的媒體關注,更成為天水經濟領域一位領軍人物。
在商業流通方面,蘭天商廈開業兩年多,人氣鼎盛,營業額持續攀升,其對天水消費市場的影響力無可替代;
在房地產行業,蘭天房地產無論已經上市還是在建的樓盤都受到市場的追捧,正在興建的蘭天“新華苑”是天水目前最大的智能化住宅小區。
在蘭天房地產公司辦公大樓迎門大廳,我們看到由《中國房地產報》于2004年12月授予的兩塊牌匾:一個是授予甘肅天水蘭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全國公認的甘肅房地產著名企業”;一個是授予“天水新華苑”的“全國公認的甘肅房地產著名樓盤”。
也許這兩個牌子不一定很有說服力和公信力,但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的是:張建友從蘭州來到天水,又在從天水走向蘭州甚至全國;他的企業在成長,在成熟,在不斷壯大。
2005年3月4日,我們在多次預約之后,終于在他的辦公室,采訪了這位被眾多的會議和應酬糾纏得難以脫身的企業家。
第一次西行:手工業者的沖動
1984年某日,一個出身于浙江溫州樂清的年僅18歲的小伙子帶著兩個徒弟,從故土出發,向著夢一樣飄渺的西部行進。
在擁擠的火車上,這幾個只扛了一臺縫紉機頭的年輕裁縫,對自己的未來一無所知,但他們相信,肩膀上這個飛針走線的小東西一定足以讓他們安身立命。
一路上,他們都沒有也用不著多想“應該在哪里停下來”,因為前方的任何一個地方對他們來說都是陌生的;也許在他們彼此的沉默中,仍然涌動著無邊的激情,在為顧客縫制一件件合身的衣服的同時,他們也將縫制自己美麗的青春。
幾天幾夜的奔波之后,他們選擇落腳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中寧縣,這個從地圖上看位于騰格里沙漠南緣的西部小縣,人口不多,經濟蕭條,賺錢十分困難。
面對1980年代初期仍然沉寂的市場,在這個貧窮的小城里,張建友一行三人把自己安頓下來,開始了短暫的裁縫生涯。
他們依靠自己的手藝,為當地的百姓縫制新衣,靠收取微薄的加工費養活自己,還要在有了積蓄之后給各自的家里寄錢回去,孝敬父母,同時給親人傳達一個信息——我們在異地過得還好。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大概一年,收益不很理想。他們必須尋找更好的發展空間。1985年,他們輾轉去了銀川、蘭州和西安,在流動中尋找和發現新的商機。
一個夢想:一部轎車和一套住房
從中寧到蘭州,從地理意義上看,是從一個小縣城到了一個大城市;從商業意義上講,應該有一個更大的市場在等著張建友他們。
1985年,經過考察,張建友來到蘭州,繼續從事服裝加工。同時也不忘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因為,此時他有一個很大的夢想:有一部自己的小轎車和一套漂亮的住房。
現在看來,這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在20多年前的中國西部,一個在流動中求生的個體戶來說,不可謂不大。但要實現這個夢想,靠單純的服裝加工是很難的。
1985年后半年,張建友動用自己全部的積蓄約3000多元,開始做貿易,從自己的老家浙江溫州向西北銷售小電器。
2005年3月5日,張建友說,那時候其實很苦的,有時候為一單生意要跑很遠的路,在交通不便的地方,連拖拉機都坐不上,得步行,一走就是好幾個小時。有一次,他用前后半個月的時間從家鄉到甘肅靖遠一個輸變電工程送貨,路是跑了不少,但成本只有2000多元的商品,一次給他帶來了1000多元的利潤,他覺得非常開心。
短短一年多,張建友的貿易不僅讓他有了幾萬元的積蓄,也增加了他的自信。他想把事業做大。在一切進展很順利的時候,張建友不再局限于賺錢。在他的心里,隱隱有了“事業”這個概念。他想干一番事業。
人的思維慣性很奇怪,總在向前走一段以后,不由自主地回頭看看自己的來路。
在蘭州,張建友還是沒有忘記中寧。他想起中寧的諸多優勢,瓜果價格低廉,還有牛肉,如果從事罐頭加工,也許還是一條不錯的生財之道。
1986年,他回到中寧,與人合作興辦罐頭廠。由于沒有任何經驗,也沒有技術,工廠還沒怎么干起來就虧完了全部的投入,張建友又回到了起跑線上。
青春是一個人最大的資本,對于當時還只有20歲的張建友來說,失敗的打擊一定不小。但他仍然有足夠的自信,他認輸但不會服輸,他還有未來可以期待。
我們同樣可以作出的判斷是,面對那一座從開始都沒有給他多少機會的小縣城,他還能夠坦然作別,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第一次超越:蘭州“電纜王”
我們沒有去過中寧,只能從張建友的敘說中感知那個小城。
一個人曾經在這里生活過努力過,他的一個夢想在這里破滅了,但他還是記住了這個小城,它永遠都是張建友的一個起點,一個開始。
回到蘭州,張建友還是潛心做自己熟悉的小電器貿易。貨源在自己的老家溫州,市場在甘肅甚至整個西部。
1986年以后,他從行商到坐商,先后注冊了好幾個經營實體。至今他還記得的有1988年成立的蘭州光明機械設備供應站。
1986年到1991年之間,是張建友最困難的時期。他咬牙挺著,他相信自己會渡過難關的。
1991年,他注冊成立了蘭州成套設備公司,也在這一年,他有了住房和自己的轎車,他最初的夢想已經實現。甘肅設備成套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電線電纜、機械設備、化工原料、有色金屬和建筑材料等。也就是說,凡有把握的張建友都會做,而且做得很好,每年的銷售額都在千萬元以上,最好的時候銷售收入在1億元以上,毛利潤達到1000多萬元。
在采訪中,張建友說,在甘肅的浙江老鄉中,我做什么都是第一的,總能夠比別人先行一步。
1992年,張建友的公司成為昆明電纜廠的西北代理商,這對發展勢頭本來十分強勁的甘肅設備成套公司來說,更是如虎添翼。很快地,在蘭州市場,張建友被尊稱為“電纜王”,在流通領域,經張建友公司銷售的電纜一度占到50%以上。
一個裁縫出身的商人,依靠電器貿易迅速崛起。電器貿易也就成為比服裝加工更讓張建友沉迷的行業。
天水:仍在持續的一個大夢
做電器貿易,張建友淘到了第一桶金。
進入電器行業,就成為張建友一個并非沖動的夢想。
他的理由是,自己的家鄉溫州有非常充沛的電器元件資源,如果在西部有一個很好的品牌和一個生產企業,就很容易形成一個產業鏈,迅速做大做強也不是難事。
1998年4月,在經過考察之后,他帶著2000萬元人民幣來到天水,兼并負債率高達300%的天水長城低壓電器廠。人們對他的了解是:一個剛過30歲的溫州人;一家總部在蘭州的民營企業;一個沒有從事過電器生產的商人。
基于對張建友這些粗略的了解,被兼并的企業的職工心里是排拒的。這次兼并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
人們反對的理由是:不能讓一個溫州的個體戶兼并一家中型國有企業;我們不認同民營企業的運作模式;我們不能給個體戶打工。
凡此種種,已經讓張建友舉步艱難。
他投資了,但沒辦法組織生產;為贏得職工的理解,他努力幫助他們解決子女上學等生活困難,但職工對他的排斥還是沒有根本改變。
2005年3月4日,在自己的辦公室,張建友說,當時主要是看上了“長城”這個至今仍有良好的市場基礎的金字招牌。我們進去以后,主要是來自中層的阻力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企業沒辦法運轉。短短半年時間,投資虧了一大半。
現在看,當初那些反對的人還是有些后悔。因為我們是甘肅第一個兼并中型國有企業的民營企業,也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付出代價是難免的。對我個人來說,雖然投資失利,我認為自己還是沒有失敗,經歷了這樣的挫折,對我以后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因為自己本來沒有受過良好的系統的教育,對成功管理和運作一家生產性企業還是沒有把握。
1998年底,張建友撤回蘭州,繼續做他的電器貿易。
他在長城低壓電器廠的投資就這樣擱淺。一個進入電器制造行業的夢想仍然沒有終止,因為他還擁有該廠30%的股份。
在2005年3月1日的政協天水市四屆五次會議的討論會上,作為常委的張建友向天水市委領導建議,希望他仍有機會把這個兼并進行到底。
他告訴我們,等時機成熟,他還會進入長城低壓電器廠,他一定把它做起來。
“蘭天”:一片湛藍的天空
張建友是一個堅定的人,在和他的幾次交談中,他對自己有過的失敗都很坦然,在他的心里幾乎就沒有傷感。他認為,這很正常,失敗了可以從頭再來。
他在天水的第一次投資沒有給他帶來成功和快樂,但他從此了解了天水,他知道在天水還能做什么。在隨后的兩年中,他醞釀著一個更大的計劃,他要進入天水商業,在天水打造一個有規模、上檔次的商業廣場。
2001年底,張建友再度來到天水,和市政府洽談投資事宜。
和前次不同,這個項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支持,進展十分順利。他看中的是市中心廣場東南角的官泉。他承諾,出資建造天水市公交車站及相關配套設施,前期拆遷完全市場化運作。
官泉是天水老城的一部分,和城區道路的落差在3米以上。這里的民居是已經破敗不堪的平房,張建友以高于當時市場25%的拆遷補償費贏得了拆遷戶的支持。
2002年7月27日,由天水蘭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的蘭天商廈奠基。經過171個晝夜的奮戰,投資5000多萬元、建筑面積2萬多平方米的蘭天商廈工程全面竣工,刷新了天水建筑工程進度的記錄。
2003年元月18日,天水蘭天商廈官泉購物廣場隆重開業,當日銷售額超過100萬元,消費者把商廈的一扇門都擠破了。當年,該商廈的銷售額達6000多萬元;2004年,實現銷售收入近1億元。
與此同時,由張建友捐建的天水市公交車站及配套設施全面竣工,投入使用,總投資接近1000萬元。
更讓張建友自豪的是,兩個工程總投資7000多萬元,全部為自籌,沒有從銀行貸款一分錢,并迅速運作成功,這在其他房地產企業中是無法想象和難以理解的。
伴隨著商廈的火爆,張建友在天水商界一炮走紅。隨即開業的蘭天大酒店,以環境舒適、菜品豐富可口,成為餐飲業內的佼佼者。
現在回過頭來看,張建友給自己和我們的結論是:一次失敗算不了什么,沒有前一次的失敗就沒有這一次的成功。
放棄或失去了一角天空,他擁有了又一片更大的藍天。
“蘭天”在藍天上展翅飛翔。
品牌:需要傾心打造
如果說蘭天房地產開發公司在建設蘭天商廈時還只是小試牛刀,增加了張建友做房地產項目的信心和決心,那么,隨后的天水蘭天“新華苑”作為天水目前最大的智能化住宅小區,已經讓天水地產企業難望其項背。
天水市位于一個狹長的河谷地帶,可開發面積十分有限。城市建設只能因地制宜,房地產開發既要受城市定位和規劃的限制,還要受土地資源的限制。房地產開發的成本居高不下也就很容易理解。
即便如此,張建友還是堅持建天水最好也是最便宜的房子。與蘭天商廈同時興建的12層住宅是天水第一棟帶電梯的小高層商品樓。位于市區北面的蘭天“新華苑”設計為9棟8萬多平方米近500套住房,預計投資1.2億元人民幣。
2004年底,已經完工的5棟已經全部售出。張建友說,一是消費者看重房子的質量;二是每平米1700多元的售價是目前天水市場最低的,低于市場均價約20%,也是消費者愿意接受的價位。
對此,張建友的想法是,商業運作應該以盈利為目的,但必須考慮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和消費水平,作為企業家,還是應該把社會效益放在重要位置,要注重樹立企業的品牌。
關于蘭天“新華苑”,還有一個插曲:2004年4月底,祖籍甘肅天水的中國地產領袖潘石屹參加完在蘭州舉辦的“中國西部房地產論壇”后,應張建友之邀,來到天水,點評“新華苑”,給“蘭天”的題詞是“希望新華苑建成天水最好的房子”,在樸實中透露著希望,這和張建友的經營理念不謀而合。
社會公益也是企業家的責任。
張建友在天水有兩個引人矚目的經營舉措:一是對企業的宣傳力度和投入不斷強化,他既要讓社會了解和認知自己的企業和事業,也可以通過宣傳增加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和自信心;二是熱心公益事業,自2002年也就是張建友進入天水商界以后,每年大型節會的明星演唱會都是由“蘭天”冠名或主辦的。2004年8月21日晚,周華健、田震、潘美辰、楊洪基、沙寶亮、黑鴨子組合等明星應邀來天水演出,倪萍和顧海濱擔任主持,為天水一年一屆的中國伏羲文化旅游節平添了亮色;捐建天水公交車站建設出資近1000萬元;天水市秦州劇院改造40萬元;捐建希望小學兩所。不僅如此,張建友不忘扶貧濟困,經常性地捐助家境貧寒的學子和不幸身患重病的弱者。在我們采訪的前一天,他還為一個白血病患者捐助2萬元人民幣。
張建友說,只要有能力幫助弱者,能給別人帶來幸福,對我來說也是幸福的。
在天水,“蘭天”不僅是一個企業品牌,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社會良知,因為他的主人是張建友。
從付出和回報的邏輯關系看,“蘭天”得到社會的認同是理所當然的。
人格魅力:發展之“核”
張建友是一路苦出來的。
雖然沒有很高的學歷,至今還在天水黨校攻讀經濟管理本科,但他深知做好企業首先要做人,以誠信和真誠贏得社會和員工的認可和支持。
談到對企業的管理,他說,我不贊成太過嚴格和教條的管理模式,但一定要行之有效。現有的包括商廈、酒店和房地產三個經營實體,都是他做董事長,下一步就是即將成立的蘭天集團。
對自己的團隊,張建友說,我并不滿意,一是員工的素質有待提高;二是工作效率仍然偏低,只能立足實際進行有效的管理。
他管理的核心還是以人為本,一切決策必須注重落實;管理的目標是讓每一位客戶滿意。為了更好地實施自己的發展戰略,提升經營效率,張建友取消了公司的副總,他說用過的幾個副總并沒有減輕他的工作壓力,看不出有什么好,現在沒有了,倒還輕松、高效。公司目前的架構是董事長兼總經理直接對中層,這樣既減少了中間環節,也符合員工的工作習慣,他本人可以隨時了解和把握公司的運作狀況,也便于及時調整經營策略。
關于誠信,張建友在采訪中告訴我們,這幾年下來,無論多大的項目,他都沒有拖欠過任何一個單位的工程款和材料款,有時候還要給施工單位墊資,到基層了解是否拖欠農民工工資。
一直和“蘭天”合作的天水市第一建筑公司的老總,在一次飯間滿懷感激地說,沒有張總這幾年的支持,我們公司就不可能發展起來。他說,他們將加盟張總的蘭天集團。他們首先是看中張總的人格和經營能力,其次才是蘭天的實力。
張建友是“蘭天”的掌門人,也是“蘭天”迅速發展的“核”。
“蘭天”現有員工1000多人,每年向職工支付的薪金在600萬元以上。
在中國西部,在經濟相對落后的甘肅天水,這應該是一個了不起的業績。
張建友是成功的,也是自豪的。
事業和家庭:感悟種種
張建友出身在浙江溫州樂清城邊的一個農家。
雖然住在海邊,但在他的記憶中,小時候去海邊不是去觀光和玩,他要撿拾貝類。艱苦的生活讓他很早就懂得了謀生的重要。
藍色的大海給他的也許是一種激情,一種不安分的創業激情。可他卻在西部黃土高原尋找和實現著自己的夢想。
行者,一個尋夢的少年。在1980年代初期,向西,向中國之西,追尋自己的富裕之夢。他沒想到,在20年之后,他擁有了一個藍天一樣寬廣的事業。
一個曾經只想有一套屬于自己的住房的人,現在在房地產市場擁有自己的話語權。他多次代表天水和甘肅地產界出席行業峰會并發表演講。2004年秋天,由他出資在天水成功舉辦了“中國西部房地產高峰會”,有200位國內外的官員和企業家出席了會議。
一個曾經扛著一只縫紉機頭闖天下,背著小電器連大企業的門都不敢進的溫州人,現在是天水商業圈的領袖。
即便如此,張建友仍然是清醒的。
對于未來的發展,張建友說,商業和房地產是過渡,天水市場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宜盲目擴張;天水房地產業已經面臨著發展的困境,首先是可開發的土地已經不多,如果沒有新的土地供給,更多的企業將無法持續經營。2004年5月,張建友把投資的觸角延伸到相鄰的甘肅隴南;今年將在甘肅永登開發總面積達200多畝的房地產項目。
真正讓張建友動心的還是天水“長城”電器這個馳名品牌,他想把天水的電器制造優勢和老家溫州的電器生產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更具競爭優勢的產業鏈。
我們相信,以他目前的實力和經驗,這個夢想變成現實是遲早的事情。
他對天水的感受是,社會整體觀念還是過于守舊,雖然領導層面上的發展意識很強烈,但局部的改革還需要加大力度。這樣做企業就沒有原來那么艱難。經濟的發展、城市的實力最后還是要有工業企業做支撐。
關于自己的家庭,張建友說,夫人李小連是同自己在一個村里長大的,雖不算是青梅竹馬,但彼此相知。1987年,他和李小連在蘭州相遇,隨后結婚,她一直是他事業的堅定的支持者。他來到天水以后,李小連堅守著蘭州的貿易公司。
2 004年,李小連也來到天水,現任商廈和酒店的經理。
說到夫人,張建友臉上滿是幸福。他說我們之間也有矛盾,在經營方面還是我說了算,即使錯了也是我對,不能讓她驕傲。他也夠大男子主義了。
不過,從已有的成績看,張建友總能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在做什么和該怎么做。雖然有過挫折,但以他自己的說法,那是難免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操持事業之余,張建友的主要休閑是旅游。他認為,旅游可以讓人得到充分的放松,可以開闊眼界,發現自己的不足和優勢,更重要的是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這對一個企業家來說是非常必要的。他已經去過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春節,他攜全家去南非度假,在好望角,在開普敦,他一邊感受著異域的風情,一邊思謀“蘭天”的發展。
藍天,因為偶有云朵飄過所以美麗。
“蘭天”因為有藍天才更加充滿活力。
行者無疆,智者無敵。 |